市场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分工与协作的契约遭到破坏!
在普通⼤众眼中,经济问题是经济学家的事情,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是⾃⼰的事情,与⼤众⽆关。这⼀思维方式导致⼤众并不关⼼基础经济数据(常识),经济学家貌似关⼼这些经济数据,但也只能提出问题,寄希望政府去解决问题。而市场客观结构:资本包围着权利,大众包围着资本,只有外层才能解决内层问题。资本作为权利的继承者,如果资本都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权利显然更加⽆能为⼒。在这⼀逻辑下,当问题已经成为问题,经济学家是不能帮助⼤众解决问题的,这也包括政府。
由于市场是连贯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理论也存在⼀个连贯发展的过程,经济学家终其⼀⽣都在研究理论本身,或者说只研究适用于过去的理论,却忽略了市场的起点与基本逻辑。⼈作为纤弱的哺乳动物,个体独⽴永续⽣存的概率为零,为了获得⽣存机会,选择分⼯与协作就成为⼈类最初的必然选择。这种分⼯与协作在动物之中也⼴泛存在,狼群与⼈类分⼯与协作的差别在于,前者搞圈⼦,搞垄断,⽽后者则打破了圈⼦与垄断,以货币为纽带建⽴了基于市场的⼴义分⼯与协作。因此,市场并⾮什么神奇的产物,⽽是⽣存倒逼分⼯与协作向外延伸的结果。
当人类逐步发现自然规律(科学),社会效率激增(比如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市场所需劳动⼒数量锐减,其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有⼀定⽐例的劳动者被排挤出分⼯与协作的体系之外。工业化和城市化投资作为容纳就业的主要途径,⼀旦完成,⾃然会挤压出⼤量就业,市场形成负弱化循环。由于2008年全球性城市化拐点出现,依托资本形成的分⼯与协作的契约被彻底破坏,这使固有的经济学理论、营销学理论本身陷⼊破产,旧有的⽅法并不能解决现在⾯临的问题。全球性的市场失效使资本配置资源的方式彻底失效,智能化将不断碾压就业,所有矛盾同步陷⼊“互为因果”的⾃锁循环环形轨道。社会契约已经结构性破坏,全球数亿⻘年失业就是最好的明证,中国的失业潮也在滚滚而来。
此时,所有人都被历史惯性推着走,以个体视角站在资本的制度内思考问题,不敢直视制度的合法性,试图用旧的理论维持稳定,等待危机自己结束,这是十分愚蠢的。有⼀种结构叫“脑残”!“脑残”结构的最⼤特征是:从个体⻆度看⼀切正常,从群体⻆度看⼀群傻⼦。脑残与腐败是⼀对孪⽣姐妹,都是有限合理机制随着时间堆砌形成的⾃然产物。比如,资本主导的债务机制随时间推移,市场饱和叠加智能化碾压就业,个体拼命求生(勇敢.美德)=群体拼命求死(蠢货.疯子)。当“脑残”普遍发⽣时,脑残结构背后机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就⾛到了尽头。部分被挤出分工/协作契约的个体撞的头破血流,脑子开始苏醒,毅然抛弃旧机制,选择新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