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风中劲草dyy

刚刚看到了一篇文章,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触动,是讲述12年前的一个叫“青云学子计划”的故事。
“青云学子计划”是从北京外来打工子女中海选出 3000 多人,通过一次次考试遴选,最终选定 24 人,16 个男孩,8 个女孩,组成的一个班级,清一色的智力超常,但是都家庭贫困。
和别的学校不一样的是,“青云学子计划”实验班的老师们开学第一件事,不是上课,而是给孩子们讲故事。
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理解,在一个班级的集体中,应该要遵守哪些规范,怎样和周围的人相处愉快。
包括如何上厕所,怎么排队,如何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如何安排个人日常作息,等等。
没有批评指责,只有温柔、耐心,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手把手陪伴和引导。
孩子们感受到的是老师们强大的保持和接纳,作为心理学教授,校长刘正奎知道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们有多重要。他深知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更是一个孩子未来竞争力的核心。
学校邀请曾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的退休老人徐任,专门给学生们上时事新闻课。正是这样与现实世界紧密连接的课程,让青云实验班那群刚刚 10 岁出头的小孩们发现,原来在作业、游戏、玩具以外,还可以去关注大人的世界里发生的事。
这让孩子们感觉特别好,和以往校园的那种只看分数,只关心学习成绩的老师相比,孩子们更喜欢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和内容。
通过学习,孩子们逐渐都会慢慢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在这个社会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我能为家人和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青云班的教师们都信奉一个观点:见识重于知识。为了带孩子们开眼界,见世面,去博物馆参观、上现场课是常事。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过去古人的游学,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游览的过程中讨论学习,其实也就是长见识的一个过程。
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所以过去的老师,真的是有大智慧的,知道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即有知识也有素质,这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老师们在 “玩” 上下大功夫,把知识、规则、价值观、人际关系等等,全部都融入了文化课里,这才是真正的教学。
让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有一回玩闹过程中,一个学生脱了另外一个的裤子,并且拍了照。
听说这个事后,校长刘正奎连续安排了三节课,给孩子们讲越界行为的潜在伤害。
同时给孩子们科普了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的有关知识,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而是非常严肃并且不应该发生的事。
这是这群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堂性启蒙课程。通过学习,孩子们明白了人和人之间是有边界的,不能越界,否则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会给别人造成心理伤害。
其中有一个女同学说,“过往的青云班学习经历,不仅带给了她不一样的见识,也带给了她跟原生家庭对抗的勇气。”
读完文章,心里无限感慨,作为父母,我们能留给孩子什么?
用文中的这句话来结束我的文章,“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物,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也希望可以引起各位家长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