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瑜教我写“吃碰风”

作者: 蒋坤元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04:44 被阅读64次

《纸上滋味》是陶文瑜写的一本关于美食的书,他是《苏州杂志》主编,不仅是诗人,还是书法家。在我的眼里,他还是一个美食家。这么说吧,陆文夫先生是苏州第一美食家,那他就是苏州第二美食家了,你看了他写吃的美文,就像那美味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有一种想吃的冲动,他的文笔就是有这个奇妙呵!比如他写的《虾子酱油》,你往下看:

白切肉醮虾子酱油,是苏州夏天的一道名菜,但我觉得虾子酱油醮白笃蹄膀更加有意思,最有意思的还是虾子酱油醮油条,加上一碗泡粥,每当这时候,我总会想起“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俗话说真是名不虚传。

说到底虾子酱油还是比较价廉物美的东西,平常人家也消受得起,像我这样吃吃做做的劳动人民,大凡有一点滋味,就能打发得心满意足了。


我们经常见面的,与他见面谈得比较多的,倒不是散文诗歌,而是吃吃喝喝。他说,一块红烧肉用稻柴捆扎好,当用小碗端到你面前时,你用手解除稻柴,一股香味散发出来,你便开始馋了。有一段时间,我与客人上饭店,我便每次都点红烧肉,把陶文瑜的话讲给大家听,他们觉得红烧肉果然好吃,他的话也十分中听。

我写过一篇《老式“吃碰风”》的散文,里面讲述了一件与陶文瑜有关的事。有一次,渭塘酒家老板娘顾彩芳请陶文瑜,还有几个名流吃饭,名曰“老式吃‘吃碰风’”,我不清楚“吃碰风”怎么写,有人说是“吃烹丰”,或者“吃碰风”,陶文瑜开口了,他说,还是叫“吃碰风”吧,因为这个叫法有一点想像的空间。

他是苏州美食界的权威人物,估计“吃碰风”这三个字,从此在苏州就是铁板一块不变哉。

这就是做一个名人的优势!

我和陶文瑜(右)

相关文章

  • 陶文瑜教我写“吃碰风”

    《纸上滋味》是陶文瑜写的一本关于美食的书,他是《苏州杂志》主编,不仅是诗人,还是书法家。在我的眼里,他还是一个美食...

  • 读蒋坤元老师的文章有种错觉

    ——读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陶文瑜教我写“吃碰风”》 每当打开蒋坤元老师的主页,看他的文章,如果蒙住他的名字,如果...

  • 想起陶文瑜

    书堆里翻出一本小书,是陶文瑜的《茶来茶去》,这书名好啊。我天天吃茶,正是“茶来茶去”。 陶文瑜已经故...

  • 我的书[50]  《相城来相爱吧》散文选

    《相城来相爱吧》一书散文选:《老式“吃碰风”》 “吃碰风”是流传于渭塘一带的一个风俗,至于“吃碰风”这三个字如何写...

  • 阳澄湖水波涛卷,请看作家送友行

    ——读著名作家蒋坤元老师的优美诗章《从此,青石弄再无陶文瑜》 坤元节哀望保重, 朋友皆晓真挚情。 一声再无陶文瑜,...

  • 从此,青石弄再无陶文瑜

    你写下再见吧朋友再见 昨日走了 写你的文章雪片一样飞 这个冬天不冷,我的心开始冷了 有一碗红烧肉端上来 我两眼发光...

  • 没有比死亡更孤独的了(中青报20191217铭记)

    https://mp.weixin.qq.com/s/h2dxROUFWewLtU0aQpjO_A 陶文瑜老师走了...

  • 叶正亭:渭塘思考苏帮菜

    叶正亭是继陆文夫后的苏州美食家,与陶文瑜都是“苏州吃货”,他们不是白吃一通的,只要他们吃过的美食,便有美食的文章出...

  • 瑜麻麻爱烘焙之——蛋黄酥的做法

    瑜麻麻入烤箱以来 蛋挞、 面包、 戚风都烤过了,唯独不敢碰蛋 黄 酥!瑜麻麻看到那些方子头就好大。直到有一天小妞可...

  • 七绝‖陶陵釆风

    七绝 ‖ 陶陵釆风 文/唐风 相约陶陵诗有意, 顺江一路听风吟。 功高大吏今何在, 只见丰碑痛感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文瑜教我写“吃碰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r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