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课呢?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所谓思维课,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让孩子“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二是要引导孩子“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还提到:“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其实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也经常带着女儿走进大自然,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培养孩子的认知以及思维。现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有关“思维课”的理论,才发现自己原来在做的很多事情不就是苏式理论里所阐述的吗?
我记得在去年的6月份的一天,隔壁班级的梁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养蚕,那天他见到我,笑着问我:“闭老师,你拿几只蚕回去给你女儿养吧,5岁的孩子一般都是很喜欢的。”我想了一下决定带几只回来给女儿养。当天晚上回到家时,我女儿竟然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看到盒子里那4只蚕,她特别的兴奋,她一直坐在旁边观察,整整看了40分钟都不说一句话。我好奇地问女儿:“诺诺,你为什么坐在那里那么久?”女儿很兴奋地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发现黑色头的前端有尖尖的嘴巴,像镰刀一样锋利,它们吃桑叶吃的特别快,一下子就吃出了好几个洞。”当时女儿能用比喻句来形容蚕的嘴巴,令我特别的感动。
后来为了让女儿有有一个完整的体验,我又拿了几只回来,不过这次拿的是蚕的卵回来。女儿特别的好奇,蚕一开始只是一个椭圆形的卵,她总好奇的问:“妈妈,这些卵怎么那么神奇,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变成幼虫了呢?”我总笑眯眯地对她说:“妈妈也跟你一样,有很多的秘密都不理解呢?但是你的观察能力非常强,你一定会攻克这个难关的。”我女儿似乎听懂了我的话。于是她拿出了她的绘画本,开始在图画本上作记录,我女儿认的字很少,但是她通过画图的方式把蚕的样子记录了下来。
她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蚕、喂蚕,甚至还去摸着它。然后她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画在图画本上,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蚕蛹,最后变成蚕蛾。我女儿都详细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很神奇的是我女儿以前没有学过如何画蚕,但是她画出来的蚕却是非常的生动形象。后来我女儿还自己编出了一个关于蚕的故事,做了一本自己亲自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完成的一本绘本,由于她不认字,不会写字,我就帮她写了字进去。这本绘本拿去幼儿园给老师欣赏时,我女儿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她制作的绘本故事还在她班级里传阅,老师亲自读给班上的孩子们听。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我女儿原来有那么大的潜力。
今天在写有关这次“思维课”的作业时,我顺便问了一下我女儿:“诺诺,你还记得你去年养的蚕吗?”女儿爽快地说:“当然记得了,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蚕—蛹—蛾”,我很喜欢看蚕吃桑叶的样子,看着它吃的样子,感觉特别的美味,我想我也是这样吧嗒吧嗒的多吃饭,长的高高的,我还喜欢看它吐丝的样子,它吐丝时抬着头,挺着胸,不断地晃来晃去,吐啊,吐啊,没完没了,好像蚕肚子里有团丝线,永远抽不完扯不断,没几天,就吐了厚厚的一层。”女儿对蚕的认知再一次让我叹服,这些知识没有人教她,她竟然自然而然地获取了这些知识。
从我女儿的例子来说,说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有关“思维课”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育儿的理念,那就是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生物、昆虫等,也就是让孩子接触到大自然中丰富的形象;还要自然而然,没有人为痕迹引导孩子对丰富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