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被抄后,甄宝玉并没死,从文从武两条路,最后很凄惨
第75回,甄家犯了罪,甄家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地到荣国府私藏东西。
在抄检大观园后,紧接着轻描淡写地描述了一段甄家被抄家的事。
甄家被抄家这样的大事,曹翁偏这样淡淡地讲述,文学巨匠曹雪芹为何会如此处理甄家这样一件轰轰烈烈的惨事?
“源易缘”认为,甄家被抄家,对于甄家和甄宝玉的故事来说,根本不是结束,而恰恰是开始,甄宝玉更是在抄家以后现身,并以另外的身份,从来没有离开贾家左右。
在红楼故事中,甄家和甄宝玉,一直是作为贾家和贾宝玉遥遥相对的影子存在。
在前80回,甄家已经先于贾家,被提前抄家,抄家后的甄宝玉去了哪里,是否也如贾宝玉一样,被一僧一道度化,看破红尘,做了和尚?
“源易缘”根据种种细节推测,甄宝玉没有出家,而是用另外3个身份出现在贾宝玉周围:秦钟、贾雨村、贾兰。
《红楼梦》之所以采用梦幻的形式,因此也用了梦幻的笔法,时间、空间上采用了梦幻的顺序,让时间前后相差很多的人物,都参与到荣国府、贾宝玉、大观园的故事中来。
而抄家后,甄宝玉分别以秦钟、贾雨村、贾兰的身份出现在贾家周围。
一、秦钟之路:临死对贾宝玉的嘱托照应神瑛侍者的“玉有小瑕”
秦钟因和智能儿的私情被父亲秦业发现而死,他最好的朋友贾宝玉到时,秦钟神魂基本已经耗尽,宝玉让他临终留下一句话,没想到,一向鄙视读书的秦钟,却一改本性:
“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秦钟在死前,给一向视男子为禄蠹的贾宝玉,留下了一句“立志功名”的遗言,这是为什么?
其实,“源易缘”认为,秦钟恰恰是甄宝玉的人生阶段,在甄家覆灭,家破人亡,红颜失散后后,秦钟幡然醒悟,禄蠹虽然可恶,但红楼时代的大环境如此,如不顺应,必致自身的灭亡。
更进一步看,与其说秦钟是甄宝玉的分身,不如说秦钟和甄宝玉都是赤霞宫神瑛侍者的分身。
神瑛侍者是赤瑕宫的侍者,而“赤瑕”二字,“赤”为红,“瑕”字,按照脂砚斋的批注 ,是玉有小病,“赤瑕”二字应理解为,神瑛侍者这块玉有小小的红病。
从此可以看出,神瑛侍者的性格底色是,有小小的红病,但最终本质还是一块玉。
而红病,贾宝玉也有,红病是爱花爱纯洁的女儿的毛病,神瑛侍者的红病并不严重,在经历家庭重大变故后,神瑛侍者醒悟了,而贾宝玉这块补天遗石,在爱红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出家,为黛玉守墓到舌钝齿落。
曹翁正是用秦钟这个人,照应出甄宝玉在抄家后的心理转变:虽然秦钟死了,但甄宝玉却经历生死考验后,精神涅槃,走上了立志功名的道路。
二、贾雨村之路:隐瞒家乡身份科举出仕,不择手段最后锁枷扛
贾雨村这个十分惹人讨厌,但却是红楼人物中为数不多非常有才的人。
相对于贾雨村做下的桩桩件件让人不齿的事,曹翁并没有发自内心的讨厌,将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相反,作者对贾雨村的笔墨,是除贾宝玉外,第二男主角。
为何曹翁对这个与贾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如此重视?那是因为,贾雨村是甄宝玉在经历秦钟一样的生死考验后,立志功名的一个渠道。
且看贾雨村的出身:“姓贾名化,原系胡州人氏,原系诗书仕宦之族,因他出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看贾雨村的出身情况,俨然就是甄宝玉被抄家后的境况,为了重整基业,离别家乡,到京中求取功名。
贾雨村姓名就是“假话”,家乡“胡诌”,是为了隐瞒自身罪臣之子的身份,他改名换姓到京中求取发达之路是异常艰辛的。
但是贾雨村一路走来,完全抛弃了原来一点爱红的优点,完完全全按照优秀禄蠹的标准行事,因而在世俗中如鱼得水:忘恩负义、草菅人命、攀权附贵、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却节节高升。
但卑劣的人品,最后也在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中被透露出来: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在费尽心机的努力后,贾雨村锒铛入狱,这也是照应了甄宝玉科举求功名悲惨结局。
三、贾兰之路:从武之路爵位高登,最后黄泉路近
前80回,贾兰还小,贾家抄家时,他年纪尚小,他的结局都是李纨判词里的。
从李纨判词里可知,贾兰最后是爵位高登,成就了将相之才,但却英年早逝,“只留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又从贾兰射鹿的游戏中可以看出,贾兰是在“逐鹿”的权利争夺中获得爵位和荣耀,但最后也是死于这种权利的争夺。
最终,贾兰虽然封将拜相,但却是虚名儿。
那么,在曹翁的价值观中,死于战场厮杀是虚名儿吗,那么马革裹尸还的正义之士是毫无价值的吗?
其实,曹翁的价值观中,为了争夺权力和富贵的争斗都是禄蠹,而保家卫国、社稷爱民之举才是真正能补天之石。
而贾宝玉最终没有出仕,是因为在红楼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柱国之人存在的空间,遍地都是争权夺利、自杀自灭的禄蠹,因此贾宝玉虽是假宝玉,却是一块真正的国家柱石、补天之石。
而贾兰的从武之路,是甄宝玉摒弃爱红之病后,曹翁探讨的一条从武之路。
而不管从文还是从武,在红楼的时代,都只能沦为禄蠹的下场,贾兰沙场逐鹿的后果,是以身殉权而付出的代价,因此只是落得黄泉路近的下场,并且没有得到曹翁的赞扬。
甄宝玉和贾宝玉立志功名和出家为僧,是曹翁对当时有才之人的两种命运探讨,最终谴责的是红楼整个时代的腐烂,这种悲剧,才是红楼这部大悲剧中最本质的悲剧源头,不能不让人心酸警醒。
就此话题,您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
参与书目:《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