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就说过——永远都在路途中。一旦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收获”,那就已经有个东西在了,还“虚”什么“虚”?更何况,我们觉得自己“得”了个什么,那仅仅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影子。心,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万物。如果这个镜子不是照见万物,而是上面“长”出了个什么东西,“结”出了个什么果子,那它还有“镜子”的功能吗?所以,任何的“得”,都仅仅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影子。这就又会回到我们已经重复了一万遍的老话上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心念,有所觉悟。《阴符经》的重点:“心者,机也”也就是“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啊。对这些学修过程中种种的“得”,种种的“境界”、“证悟”,一定要看清楚,一定要能“舍”。所以佛家“六度波罗蜜”中,“舍”这个波罗蜜,是极其之要命的啊。
我们学国学要为自己定好位——我们永远都只是个“爱好者”,永远都只是个路上的“行脚人”。这个定位,用道家的话来说,永远都是“虚”,永远都是《道德经》讲的“若不足”,有了这样的心态,就真正有了“道人”的味道了。如果觉得自己要成为“大师”,成为“高人”,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师,已经是高人了,那么,“心因”已动,就说不清楚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着自己了……归根结底,认为有个什么什么东西可得,这是一种“心因”;得与不得不去管,只管走下去,这是另一种“心因”。两种“心因”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会对我们的言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前面我们一系列的讨论、比较,想来大家应该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究竟如何选择的问题了。
上面讲的这些内容,侧重说的是“不知”,要守住“不知”。禅宗也讲“不知最亲切”。我们必须要让这个“不知”形成我们自己的“决定见”,必须让“不知”成为自己的“定见”。只有真正守住了“不知”,才可能真正体会“弃圣绝智”“绝学无忧”的感觉。如果,不知道我们的这个“不知”其实恰恰是最最要命的“宝贝”,自己守不住“不知”而偏要去想“知”,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肯定就有麻烦,肯定会出问题。
以上讨论,是从道家的角度在说如何守住“不知”,以及守住“不知”的重要性。儒家与佛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完全一致。比如儒家《颜氏家训》说“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此处的“自高大”,显然是因为“有所见”,或者是“有所得”,所以颜之推评价其还“不如无学”!《道德经》讲“不自见,故明”,此处的“不自见”三个字,就能避开上述“有所见”“有所得”的毛病。相应的,佛家在讲修学境界之时,将境界分为三个阶次,分别是见道位、修道位与无学位。见道之后需要修道,而修道的最终结果,是“无学”。这里的“无学”,是果位;而见道,是因位;修道,是中间位。佛家的“无学”与我们上面讨论的“不知”,没啥区别。将“无学”定为果位,可见佛家对此的重视。
但是,“不知”跟“知”,毕竟是两分的状态。上面我们强调了“不知”这面,毕竟没有谈“知”的一面,那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两面呢?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佛家禅宗赵州禅师的另一则公案——
赵州禅师还没有悟道之前,问南泉老和尚“什么是道”?南泉老和尚回答“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刚才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知”了,肯定是妄想,肯定有问题,说不定已经是神经分裂症了。那么“不知”呢,不知是“无记”——“无记”就是什么都不明白,不清楚,像个傻瓜一样的状态。既然“知”与“不知”两边都存在问题,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还是只有自己慢慢地去参一参、悟一悟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你去悟,去参,目的还是为了要“知”,“心机”就已经动了。最好不要因为这个“要知”的动机,又累得自己半死,又搞得自己疯疯癫癫的。
对于知与不知,我们还可以从心态的角度来看。通常而言,我们学习某种东西总是希望自己最终能“知”,只要还“不知”,就会不断地学习下去,心态其实是处在一种“欲求”状态中的。处在“欲求”状态中,肯定就会去寻找走路所需的“地图”,那么难免会相信书本,相信权威,进而不知不觉地就陷入到某些逻辑或者理论再或者人际的圈子中去了。拘泥,固执,偏激甚至盲从等等失衡的心态,也就跟着慢慢产生了——因为已经充分具备出现问题的“因”以及“缘”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因为“不知”而求学,这对个人而言,是一件大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警惕自己的心态,毕竟“不知”就意味着不明白,不清楚,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误,几乎是很难避免的。如果对自己的心态有把握,则犯错的可能相应总会小一些的。相反的那一面——如果我们“知”了,往往就会很高兴,如果所知的那个东西是个“很难得”的东西,那就可能不仅仅只是高兴,还会有“得意”了。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或者武家以至于医家,总是有很多故弄玄虚的东西存在,把人的胃口吊得很高,一旦有人钻破了这些虚玄中的某个牛皮,这个钻破了牛皮之后的“知”,往往就会变成这些人手中的武器,或用于炫耀,或用来“砍人”。就算不是牛皮,而是真的某个奥迷被钻透了,往往仍然会变成一些人手中的武器——深层次的个体贪欲就会在此时爆发出来——别人相信他,他会得意;别人不相信他,他会愤怒。结局就是不管别人相不相信他,他的心态都会失衡。归根结底,不是他在“玩”那个被他所“知”的东西,而是那个看似被他所“知”的东西,在“玩”他。当然,往更深处说,还是自己的贪欲或者我慢,在玩自己。不觉悟到这些问题,心态调整不好,这个人的心态基本上就会一直这样半疯半癫地持续下去了。所以,如果说得稍过分点的话,我们不妨可以说——只要一个人开始觉得自己“知”了,基本上就离疯癫不远了——这句话决非虚言,可以从现实中找到一万个这种人的例子出来。所以,总结“知”与“不知”这两面,确实都会有些问题存在,但我们只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对自己的心态有所警觉,那么不管“知”也好,“不知”也好,自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当然,上面我们是用佛家禅宗的说法在看“知”与“不知”的关系,实际上与道家的看法是一回事。直接看李荃本人的注:“荃曰:……专用聪明,则事不成;专用晦昧,则事皆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他本人的这个注中,“专用聪明”,就是“知”,结果“则事不成”,不对;“专用晦昧”,就是“不知”,结果是“则事皆悖”,还是不对。与上面南泉老和尚答的“不属知,不属不知”完全是一个鼻孔出气,是一回事。
南泉老和尚答话的全句是“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则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注意这个答话的后半句“真达不疑之道”——我们去东想西想,去参、去悟,“疑”就是“动因”,“疑”,就是“心机动”的原因。消除了这个“动因”,当然就“岂可强是非”了。不再疑了,那么我们上面说的“知”合于道也罢,“不知”合于道也罢,自己心头自然就有数了。
让我们重新回到“观”字
下面,我们对全文这第一句,对全文的这个“总纲”,再作一个总说——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整句连起来解释就是:观察天道,把握天道的变化,根据它的变化采取合适的行动,这就足够了。当然,这个“合适的行动”,可能是顺其变,但也不一定就是顺,还可能是“导”其变,“阻”其变,“跟”其变,“逆”其变……不过,我们到底是选择“顺”其变,还是“逆”其变,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变”呢?这就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眼力,要真的能够把这个“变”看清、看破、看穿……这个眼力从哪儿来?就是下文马上要谈的“五贼”。明白了“五贼”,眼力自然就有了,自然就能看清变化,并正确地选择应对的形式或者方法了,也就真正地能够“执天之行”了。
传统之中,无论是道家还是在儒家,都非常重视“天人合一”思想。天道即是人道,人道即是天道,“执天之行”,其实就是“执人之行”,应该如何行?执什么行?——《通书》的“诚而已”。也正因为,观天道就是观人道,所以,《阴符经》后文才会讲“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事文理哲”。这句话本身并无褒贬,但它说明了一种“选择”。有些人喜欢研究“天地文理”,比如研究“相对论”“量子力学”“天体物理”等等,研究“通”了,也确实可以让人“圣”,但道家的思想,包括儒家、佛家的思想,却并不重视研究“天地文理”,而重视思考“时物文理”——研究人的生存,研究人类的共性,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等等。说起来,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也就在这儿——东方文化,更重视“时物文理”的研究,而西方文化更重视“天地文理”的研究。
因缘观,观心,观念头,就是观“人道”的体现。所以,如果我们要强行找出全经第一句中关键字的话,其实就只有一个字——“观”。不管你“观”什么,总之,去观、去体会、去捉摸,自然就会有心得的,而且,无论你观什么,最终必然会回到“观心”上面来。有意思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佛家经典《心经》,开篇第一个字,也是“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嘛。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句,与《阴符经》后面的“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一个,落在“空”字上,一个落在“昌”字上,对比体会,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古注之中,对整个这句的注译为: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
“观察天道,把握天道的变化”,仔细体会这句话,其实就像是句空话——天道,如何变?它变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那么,紧接下面《阴符经》就给出了答案——“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只要懂得了“五贼”,就能明白天道变化的规律。所以说,这部经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前一句与后一句,关系是很紧密的,是不能“句解”,只能整体起来看的。
全经的第一句到此为止,我们花了五万多字进行阐示。现在不妨回过头来,对这第一句中重点的东西再做个整理。
1、“观天之道”是因,我们通过观天,了解天道变化的规律,从而才能“执天之行”,所以“执天之行”是果;
2、无论是观天道还是执天行,都是一个东西在起作用,这个东西就是假名的那个“心”。关于“心”,还涉及到非常繁复的许多内容,我们会在下文继续讨论;
3、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与心进行调养,一些大的原则是不能忽视的,如:顺逆莫为、不与一法为敌、不顾视等;
4、对知与不知两面,我们要立足于“不知”,如此,才可能避开妄心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5、我们学修的路子,说到底,只有观察自己的内心这条唯一的路可走,而这条路的要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妄”;
6、所谓“菩萨畏因”,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种种的“心因”有足够的警觉;
7、心、境、物、事、缘等等,其实是一体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心向外的一种投影。这几者,一通俱通,一个不通则其它几个方面也不会通;
8、盗心与偷心,是我们学修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警觉一种心理,这种心理,是学修之人“走火入魔”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的“根子”。
上述要点的整理中,尚未进行更深讨论的只有“心”字。这个要点我们放到下文“心者机也”之时再详细讨论。那么,到此为止,对全经的第一句的研习就暂告一段落,下面我们开始讨论全经后面的语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