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留余
下面看全经的第二句: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天道变化的要点,有五个,有五种,见到的人,就“昌”。昌,有两解,一个,是昌明,明白;另一个,是繁荣兴旺,昌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到“五贼”规律的人,就不会迷惑,就明白;或者说,知道的人就“昌盛”。两种解法都说得通。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全文的纲领,而“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就是全文的“文眼”,是整部经的“眼目”所在。整个《阴符经》中,最为重要与最为困难的东西,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一通,全文就很容易通,这个地方不通,全文对我们来说,就完全是天书。
什么是“五贼”?关于这个“五贼”,见之于典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既然见之于典籍,不妨就称其为“显”的解。不过,本经的名称是《阴符经》,还有一个不见之于典籍的解,“阴”下来的解。我们还是“先显后秘”,先讲显的、书上有记载的对这五贼的解释,然后再谈“暗藏”的,“阴”的解。其实这个阴的解,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就是显解的深化而已。
显解之一:五贼即是五行
李筌的注释说,“五贼”即是“五行”。行者,变也,也就是指事物的五种基本变化方式。关于“五行”,请看附图。
图中,虚线表示“相生”,实线表示“相克”。整个图,用现代“数学建模”的理论来看,就是一个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模型”。
阴符启微录——洞悉“天行”的眼力(开始)五行,金木水火土,讲生讲克,我们现在很多人往往把这个“金木水火土”认成“死”的,没有想到这个“金木水火土”其实只是代号。就像数学中间的XY一样,只是代号,其实并不是真正“实指” 有属性为金、为木、为土、为火、为水的东西存在。这些“属性”,都是人为定义的,是人为添加到事物身上去的,事物本身是没有这些东西的。相应的,比如古印度讲整个世界的构成,讲的就是“地水火风空”,并不是“金木水火土”。可见这些概念仅仅只是“名相”,并不是事物真正“实有”这样的属性存在。所以,传统的这个图中,金木水火土,就算我们用英文字母abcde来代替,意义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么,这个图究竟是想向我们传递什么样的规律或者道理呢?
1、循环。这个图中,无论是看“生”,还是看“克”,什么地方是“始”什么地方是“终”?没有嘛。整个图一直处在循环与运动当中。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人类社会,也是在这样不断的运动与变化当中,事物的变化相互牵制,相互助长,不断地演变下去。
2、平衡。金木水火土,平等。这个图中的“五行”,五个点,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呢?也没有嘛。就算在某时某地,某个“行”强于其他的“行”,但一循环,一开始运动与变化,就会有生克,一有生克,最后必然会重新回到“平衡”,这种平衡,当然是“动态”的平衡。
有了循环与平衡,那么整个“天道”的运化,整个宇宙、世界的运化,就会显示出一个整体上的状态——和谐。当然,这种和谐,也是动态的,并不是绝对的。
此处说到五行的这个图,向我们传递的规律就是“循环”与“平衡”。以下我们的讨论也将围绕这两点来谈。但是,这个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非常想好好聊一聊的。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者六行?古人到底为什么确定在这个图中使用“五”这个数?之所以想聊这个问题,是因为看到现在很多学道、学中医或者学习传统术数的朋友,脑袋僵化得可怕,完全将传统这个“五行理论”给曲解了。自己曲解了不说,还将错误的观念来拿四处宣传,造成现代人对道术是“迷信”的看法也越加严重。但是,谈这个问题会牵涉到传统术数中很多的基础知识,与本文的关系不大,只好留等今后有机会再来聊聊这个话题了。总之,想说的一个重点就是,五行这个图,并不是迷信,确实有其深远的、唯物的原理在其中,并不是唯心的东西,更不是某人想当然画出这么个图来愚弄他人的。唉,一言难尽,还是继续回到我们的话题,往下聊吧。
道家的“五行”修养体系
对古图的运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多半用它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把它当成了一种外用的“工具”,而往往忽视了它在心性修养上对我们的指导作用。关于这一点,也是非常的无奈。因为传统之中,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道家内部,“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的保守之风是深入骨髓的。真正明白其中关窍的人不肯说,荒唐的是,说出来也没人相信,因为太过简单、太过平凡,一点也不神奇,难免“说穿笑煞人”嘛。
将古图用在分析事物变化规律上,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就是种种占卜之术,各种天干地支,相生相克,讲得天花乱坠。将古图用在我们自身的内在修养上,就是道家所谓的“内五行”,用在处理外界事物上,就是道家所谓的“外五行”。内五行,本身又有阴阳之分,当然,外五行,本身也有阴阳之分。这里,我们先给出属于道家内“不传之秘”的“学修体系图”,让大家先有个整体上的了解,然后,我们再来细说内五行与外五行各自的内涵。
阴符启微录——洞悉“天行”的眼力(开始)众所周知,道家的思想根源在于“阴阳”二字。以下,先请看图,特别要注意的是,图中任意两条并行的线索,都是按阴、阳来区别的。本经名为“阴符”所以图中真正的重中之重,就是“阴中之阴”的、“纯阴”的那条线索——是什么?
这个图,毕竟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现在是一半凭记忆,另一半凭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的。当年我自己在学习之时,老师边讲边画,不准记笔记,而我当时又玩性太大,经常是边听讲边胡思乱想,不太能听进去,现在就只记得个大概。所以,这个图可能与当时的原图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学修的基本的体系,应该就是如图所示这样的。以下对这个图进行一点解说。
我们要学修“至道”,那么按阴阳,将其分为两半,阴的一半是“自我”,阳的一半是“外境”。其中,“外境”,又按阴阳,分为阳面的“物”与阴面的“事”。“自我”这半,则分为阳面的物质“身体”与阴面的精神“内心”。所以,道家学术,整体上其实只有四个方面,就是:物、事、身、心。
物中的阳面,为“动”态的物,不完全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动物”,而是动态的,诸如风云雨雪之类,当然也包括我们现在理解的所谓“动物”;阴面,是“静”态的物,诸如花草树木、锅碗瓢盆之类,都是。
事中的阳面,是我们处理与对待事情之时的行为,属于“动”态;事中的阴面,是我们内在的“知见”,属于“静”态。知与行二者共同的作用,构成了所谓的“事”。
在“事”中,“行”这面,又分阴阳。阳面是“交易”。这里的“交易”二字,不是现代理解的“作生意”的那个“交易”,而是《易经》中“交易”的意思——交,是联合、组合、同盟、结盟,性质是双边力量、物质或者实力的结合;易,是交换,性质是双边力量、物质或实力的互相交换。交,是“行”中“交易”这块儿的阴面;易,是“行”中“交易”这块儿的阳面。“行”本身阴的那面,是感或者通。其中,“感”又是阴面,表示双方相互产生影响,比如我们感动了他人,就是“感”;“通”则是“感通”中的阳面,表示双方相互之间有交流。按《易经》的说法“感而遂通”,先必须要有感,然后才谈得上通。当然,“行”最理想的状态,是从阴到阳——先感、再通、再交、最后易。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大家不妨可以品味一番。关于“感通”与“交易”,我们会在本次讲座最后讲全经下篇的时候,再次详细讨论。此处不再多说。
在“事”中,“知”这面,同样分阴阳。阳面是“识变”,明白一切事物变化的规律,即:生克、消长、转化等(我们后文会非常详细地解说这个内容);阴面,是知机,也就是知道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知机的方式,我们在前文曾略讨论过,就是阴面的“观”与阳面的“察”两种方式。这个图,我现在画的与当年师辈画给我看的,略有些出入,出入就是一些细节我已记不清了。比如这里,观之下,其实还有阴观阳观之分,察之下,也还有阴察阳察之分。每种分法,各有其观与察的侧重点。不过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模模糊糊记得可能如下:阴观大致是观:形、质、声、色等;阳观大致是观:数量、轻重、长短、多少等;阴察大致是察:速度、缓急、宽严、频率等;阳察大致是察:向背、反应、决断、盛衰等,这些观察得来的东西,提供给“行”作为参考。这个方面由于从来没有实际运用过,所以我已记不太清楚,如果有朋友看到过而且知道的,不妨给我个消息,帮忙将其补充完整。这样可以有效地让现代人知道,道家的术数,确实有其唯物的根子在的,并不是唯心的迷信。
图中,“自我”这部分,其实我们在前面讨论“道佛两家眼中的性与命”时,已经将其体系大致说过,这里就不再多啰嗦了。
事实上,这个图,不仅限用于道家,就算放在传统学术整体上的结构来看,应该说也可以“通用”:“物”这面,可以学学邵康节的《观物内、外篇》;“事”这面,先学《通书》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学,先磨心气与心性,磨好之后再看看《淮南子》《吕氏春秋》或者冯梦龙的《智囊》之类就足够了;“身体”这面,可以学学诸如“太极拳”之类;唯独精神思维与心理这块儿,佛家的“唯识学”肯定是最佳选择,可惜要花大力气,而且还很可能花了力气也未必能弄明白,退而求其次,《楞严经》《楞伽经》可观,但对于现代生活节奏中的人来说,恐怕仍嫌复杂,再退,那么《庄子》《菜根谭》之类,应该是能够让人有些感受的了。
这四个方面整体来看,如果按道家真正的传统来说,要想要全部彻底弄明白的话,老实说,我觉得现代生活节奏中的人,基本上不可能。除非十二三岁就开始进行专门的学习。而这样的学习中,真正最花时间的,就是精神、心性或者说“识神”与“元神”这块儿,这是内五行中的内五行,后文我们聊道家育人之道时,会谈到如何进行“识神”的训练。其它三方面的内容,其实不超过三年就可以全部学完。不过,就算是学完,也仅仅只是“知”,行,则还不知要花多长的时间。
传统之中,外五行多半被用在了对“事”的处理上,比如我们后文将讲到的“五贼”理论中“阴”的那套说法,而用在“物”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内五行多半被用在了对肉体的修炼上面,比如练“筋骨皮肉”的五种基本桩子(马步土、弓步木、虚步火、歇步金、仆步水,然后按生或者克进行变化)与练“脏腑经脉”的“五气朝元”“五雷轰顶”等等。如何将五行理论用在对精神、心性的调理上来,这个方面少有人谈,而且就算谈到,也谈得不怎么充分。
从上面这个划分大家不难看出,在道家内部,这内、外五行具体运用,是有非常细致与宏大的理论体系存在的。上面给出的整体上的结构,其实是已经把道家的“不传之秘”东西公开了,如果有心,已经可以从这个整体的结构上,品味出一些名堂来了。我们下面着重要讲的,还是立足在“阴”面的“阴”面,讲讲道家“内五行”中,关于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问题。在此,我们不妨先把结论说在前面,然后下文再详细讨论。结论就是,我们的心性,一定要处在“通、活、虚、大、定”,这五个要点上面。下面不分先后,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五个要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