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艺术都是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艺术之所以区别与生活,高于生活,在于艺术概括了我们的生活,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抽象化,符号化了。
那一天,吴老师带我和谢版主去拜访深大的贾老师,品茶论道。谢版主忽然问到有没有必要买一个外接热靴闪光灯。我的意见是还没有必要,当然吴老师和贾老师的意见认为添置一个闪光灯有助于创意的实现。对此,我是持保留态度的。我始终认为,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手中的器材其实是次要的,(技术不行,器材顶上绝对是商家的坑爹言论)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其实是让自己的生活和脚步慢下来,细心的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身边的人。有一天,当我们不经意的回望,其实诗意已经产生,这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诞生的基础。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初学者研究和熟悉手中的器材,其实我是非常赞成初学者钻研手中的器材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用好手中现有的器材,当有一天你感觉手中的器材已经装不下你眼中的世界时,再考虑更换器材或者添置器材也不晚。
回到我们要说的重点——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该怎么看待摄影,看待透过镜头记录的世界。摄影术自诞生的一百多年来就与绘画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都是我们记录世界和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西方绘画艺术史上有过无千无万的伟大艺术家,我独爱梵高和毕加索。因为在他们的经典作品中我可以轻易的看到艺术的本质。说到荷兰的著名画家梵高,大家当然会联想到他的代表作《向日葵》。静物,家里常见的装饰,瓶子里装着的一把向日葵——艺术源于生活。画家把装向日葵的瓶子画得歪歪扭扭的,一面墙,一张台子,我们也很难从画面里观察到光的美或者透视的规律。如果我们要从绘画的“形式”去评价《向日葵》,那么我们太玷污“向日葵”了。仔细的审视瓶子里的一丛花,有的刚开不久,有的欣欣向荣,有的开始枯萎,有的耷拉着花朵,行将凋谢了。这不是花,这是生命的历程,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在你认真审视这一丛花的时候,时间却变得如此的具体而又形象——艺术高于生活。在艺术家梵高的眼里,《向日葵》是他对时间流逝无力感的一种宣泄。
毕加索在有生之年就靠自己的画作成为了亿万富豪,这在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看毕加索的人像作品,绝大多数不像“人”,他会用一个三角形表示“脸”,用长方形表示人的“身子”,非常的怪诞。在毕加索的多数画里,我们看不到人体解剖,看不到黄金分割的比例,看不到透视,看不到光,影,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是线条,几何图形,色块等等的组合。人,之所以区别与其他物种,就在于我们人有情绪,会思考,能追问,面对不同的情景,我们会有不同的反应,或是惊惧,或是欣喜,或是愤怒,或是哀愁,或是沉静。毕加索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史上最顶尖的画家就在于他发现了“人”的本质,并用自己敏锐的笔触深情的刻画了“人”的这些本质。
《哭泣的女人》这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人”的形象摄影和绘画一样,我们最终还是要走向“抽象化”和“符号化”。
所以,年轻的摄影师,在拍摄之前,请审慎的对待自己相机的快门。拍之前我们最好想一想,我为什么拍“它”,“它”是什么,“它”触动我的地方在哪里,我能通过镜头赋予“它”一个什么样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