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传媒学院 潮声文学社 张睿哲
你可能觉得自己应该学一学英语,因为英语这东西,考个四六级证书什么的应该算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生的标配吧?不管怎么说应该考下来,以后总能用得到。
然后你制订了一系列计划,试图开始背单词、听听力、练口语。
第一天,你完成得很好。
第二天,虽然很烦,但依然勉强坚持。
到了第三天,是个周末。你犹犹豫豫地在床上赖了一上午,没有打开英语APP。原因是你一想到要背那么多东西,就完全不想开始!
到了下午,你正告诉自己“再玩15分钟就把单词背了!”的时候,朋友叫你出去逛街。你如释重负:“朋友叫我,不去不够意思啊!先逛街吧回来再学。”然后高高兴兴地打扮好,出门玩去了。
等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是精疲力竭,想到英语还没背,就劝解自己:“算了算了,今天这么累,背也背不好,反正是周末,明天再说吧!”
后面的结局或许你也猜得到,为学英语所制订的宏大计划,逐渐不了了之。计划前与计划后的你,没有任何变化。哦不,你可能还增添了这样一种想法:
“我果然不是学习的这块料,我肯定做不到,以后也不用再试了,对于我这么个废人来说,结果肯定都是一样的……”
久而久之,放弃抵抗。
是不是过于真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想想,对于学英语这件事,你是没有学习动机吗?明明你很想学好的,不是吗?
我们并不是没有学习动机,但低级的动机不足以支撑我们走过一程完整的自学之路。
回到刚才学英语的例子。是的,你【很想】学好。但这个”很想“,比不上“很想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逛街”的“很想”,比不上“很想在床上多呆一会儿”的“很想”,比不上“很想在周末啥也不学”的“很想”。
你不是缺乏学习动机,而是缺乏足够强大的高级动机!
试想,如果这个时候你忽然知道,”如果考不过四级你就会立刻被退学“或者”如果考过了四级立刻能赚到二十万“,假如这些都是真的,你是不是就更能坚持下去了呢?
你需要了解自控的本质。
我们做任何选择的过程,其实都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
如果我们要在A和B这两样东西或者两件事之间做出选择,而我们选择了A,那只有下面三种可能:
你觉得选择A的【奖励】比选择B丰厚
你觉得选择B的【损失】比选择A惨重
你觉得选择A的损失小于选择B,并且选择A的奖励高于选择B
也就是说,最终我们做出选择A的动机,是为了追求奖励or躲避损失。
之所以强调“觉得”这个词,是因为我们的决策与判断并不总是理性的。
比如我们明知道从长远看学习是更有用的,可我们依然忍不住听从欲望的召唤,选择了那个短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比如赖床。因为赖床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身体上的舒适感,这种舒适感是眼前明摆着的,以至于我们没有耐性去追求【学习变好的快感】那种遥远而飘渺的东西。
而自控,恰恰就是一种“追求长远奖励,避免长期损失”的做法。而人的本性是短视的,是不会长远规划的,所以自控很难。
自控的问题你懂了,我们才能讨论所谓“动机”的来源。
依据上面的原理,怎么才能让我们完成自控,产生高级的学习动机呢?
我们已经大概明白,自控是一个二维选择。
而我们常常追求短期的奖励、躲避短期的损失。对长远的损益忽略不见。
那我们想培养学习动机,就得从这两个短期方向入手。
短期奖励——热爱
短期奖励+损失——任务驱动
注意,这里不排除有目光长远的人,拥有为了一个长期的意义去努力的动机。我们也应该在培养动机的时候,尽可能的往长远意义的方向靠拢。多想想“这件事要是成功了会是什么样”,你要想得很细,体会那种完成后的快乐和轻松。想想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但是这种动机不容易“培养”,它往往是长期形成的,与个人经历等复杂因素有关。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 如何培养对做一件事的热爱?
首先,先天因素,也就是基因,会导致我们天生对一些东西容易产生兴趣。
然而,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热爱”都不是先天因素导致,而是基于一种“擅长感”。就是别管你是不是真的在这方面很厉害,至少你觉得自己很厉害。而这种感觉,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可以是你和别人比较后,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也可能是你与从前的自己比较,觉得自己变厉害了。基于“擅长感”的热爱,才是踏踏实实的热爱。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 什么是“任务驱动”?
一个任务,如果完成就有奖励,不完成就会有损害。这个时候我们就容易急着去完成了。
就像第二、第三个例子里面说的,如果最后几天还不学高数,那就面临挂科重修,这是损失。如果读书报告写得不行,就失去了“当部长”这个奖励。这些都是任务驱动。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要等着任务砸到自己头上,总想着有人拿任务逼着你才去做。如果我们是真的想学好某个东西,我们就得主动出击,去寻找那个我们需要的任务,让我们在任务的驱动下严肃紧张起来,投入自己的学习。
回到那个学英语的情境,既然那样的动机太低级了,容易半途而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两个方向。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尽可能培养更高级的动机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尽可能避免其他短期有利长期无益事情的诱惑
我们可以主动参加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活动群体,从里面接受任务,并给自己设置每天任务完成后的奖励(只是简单的打卡也是一种精神奖励)。(短期奖励)
我们可以把自己一半的生活费交还给父母,和他们说,以后我学一天英语,你们转给我一天生活费,否则就坚决不给。你要有向他们证明自己确实学了的凭证,比如现在很多学英语的APP上都有打卡截图。或者你把做好的笔记、写好的学习心得拍下来发给他们,让他们明确知道你真的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我们可以在朋友圈或者QQ空间打卡,不要觉得很丢脸,因为恰恰是你觉得如果失败会丢脸,才证明你【害怕损失】,丢脸就是你的损失。有了损失,这就是个十分有效的任务,本质上和工作缺勤就会扣钱一样。
我们也可以切切实实地把任务和工作中的任务结合起来,如果你学好了这个东西就能多拿工资或者借此赚到外快,那就是最合适的“奖励"了。
创造学习动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迈出了第一步,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