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24天。以下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以为这是以臣弑君,拦在马前劝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
学习心得: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少计较,对于曾经发生的很多不愉快的事,懂得放下。要知道,一个快乐的人不是因为拥有的很多,而是计较的很少。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要想获得快乐的生活,做人就应当大度一点,不要总对他人怀恨在心。否则的话,冤冤相报只会没完没了,永远都等不到安宁的那一天。
02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以直爽著称。也通尾生高。醯(xī):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他却向自己邻居那里讨点来给人家。”
学习心得:
历史上有尾生抱柱的故事,讲的是,相传尾生高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赞扬这个人直爽。但孔子却不以为然。
这句话告诫我们,做人最重要的是真实,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要实事求是。而不是自己没有却假装自己有,或者自己没有弄虚作假找别人借来充当自己有,这其实都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03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左丘明:鲁国史官,姓左丘,名明。一说姓左,名丘明。相传是《春秋左氏传》和《国语》的作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人要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学习心得:
这句话是孔子好恶的判断。告诫我们不要做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的人,尤其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内心仇恨别人表面却与人交好,这都非君子所为。
04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季路:即子路。颜渊:颜回
伐善:夸耀功劳。伐,夸耀。怀:关怀,照顾。
这句话的意思是: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学习心得:
从不同的志向可以看出三人不同的人生境界,子路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表示他已经能做到不恋外物;颜回的“愿无伐善,无施劳”则表明他能做到不恋名声;而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经超脱出自我,心怀天下,这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这也是告诫我们,立志需高远,把目光放长远,而不是拘泥于眼前的生活琐碎之中。
05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学习心得:
这句话告诫我们自我批评的重要性,但是一个人能做到自我批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批评别人是容易的,到了自己身上总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
提示我们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将思辨与立场进行到底。 因为如果一个人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置若罔闻,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若是能够在内心进行自我批评,积极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则能使事业转危为安。
06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
学习心得:
这句话是强调好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好学是一种过程,是需要持续努力才能达到的。相反,忠信很容易做到,老实巴交的人都可以做到,哪怕是早出晚归忙碌下地干活都可以,但是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在什么状态下会学习,会愿意改变?
是对自己不满的时候。但是很多人,他们可以努力干活,但就是很难做到自我批判,自我反省,从而努力学习,这实际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那真正的好学是什么?
不是分数。而是你有足够的好奇心,遇到问题,愿意思考,想弄明白。这就是要让我们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加强对未知的探索,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扪心自问,你是个好学的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