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故乡

作者: 布鲁_sky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9:29 被阅读0次

    今年过节没有回老家,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也凑热闹去看了,算是填补下乡愁,搞笑之余又让人潸然泪下,电影里那些为家乡无私奉献的人让人深深感动,电影也将我思乡的记忆之门又一次打开。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渭河沿岸的一个小村庄,每年"十一"黄金周,城里人出门旅游,而村里却是秋收正忙的时节。那些年,“五一”水稻育秧,“六一”收小麦,“十一”收水稻,年复一年,这些节日里休假都变成了劳动节。

    家乡的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依赖黄河这一大支流渭河的水利条件,我们这里也种植了水稻。方圆一两公里外的村子都是种植小麦和玉米,一年两收,而我们村则是收了小麦又插秧。

    小时候接连的雨水天,渭河洪水泛滥,各家各户都要按户准备沙袋,大树枝之类的,总之都是堵坝抗洪险用的,也记得父亲那时候经常骑上自行车带着一把铁锨去渭河上工,那时候还挣工分,其实我也不大懂具体是做什么。房前屋后也都是宽窄不一的水渠,满足了周围农田菜地的浇灌。

    原本渭河水域非常宽广,后来水位下降,河流缩小,周围才有很多外来人迁到这里,记得奶奶以前给我说最开始这里就是一片泥沙之地,慢慢搬来人居住,就有了这个小村。

    附近要住人,自然要修筑高高的河棱抵御水灾,说起河棱,都是我们小时候特别爱玩耍的地方,站在河棱上可以俯视莽莽苍苍的渭河,河棱两边的斜坡上还栽种了许多小槐树,每到四五月份,一条河棱雪白芳香,小朋友大人都会带着篮子或袋子来河棱上采槐花,采了回家做麦饭吃。说来槐花麦饭的香味实在太诱人,以至于我现在在城市,每年也会在菜市买槐花做麦饭吃,只因这儿时美食的记忆太浓。

    河棱下的沙滩地也是个极美妙的宝地,除了农人种了少量红薯玉米外,河滩上大片空地也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河滩上稀疏的芦苇丛,四季不变地守望着这条河流,还有很多一簇一簇的野花,也为这荒凉的河滩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运气好也能遇有鸟蛋的沙坑,河里还有一艘大木船,有位撑船的老人常常免费把河对岸的人渡到另一边。

    家乡的老屋

    那承载我儿时欢乐和成长故事的老屋,那远远看去像是在密林里的老屋,房前屋后,院子仿佛被一棵棵粗直的杨树、柳树、梧桐,桑树守卫着的老屋,如今已换成小楼房,老树也被伐了,越来越接近城市,但少了那份邻里的热闹和温情,年轻人大都离开这里去了各个城市工作生活,更多是留守的老人和部分儿童。

    家乡的邻里

    说到邻里,除了过节走东家串西家聊天,平日里邻里间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常常会相互端一碗,偶尔因赶不及磨或买食材、调料的,管邻居借点醋、辣椒、面粉、米之类的也是常有的事。曾看韩剧《请回答1988》时,被里面演绎的邻里之情、亲情、友情深深感动,这是我看过最有温情的一部韩剧,每每看就会想起小时候家乡的人和事。

    邻里之间也会有争吵发生,因为盖房、浇地或其他鸡毛蒜皮的事,但遇红白喜事,需要大伙一起帮忙的时候,都是默默相助,不会坐视不管。说到这,想起了萧红《呼兰河传》,里面很多悲情的人物故事,在我生长的家乡也有相似的情形,有时候可能愚昧和淳朴会共存吧,但不管怎样还是保持善良。

    家乡的树

    老屋后面有棵桑树,那时候我们姊妹对吃桑葚也不感兴趣,又皆体育方面弱,也不曾爬过树。每到夏天,村里贪吃的顽童都会来寻觅偷吃桑葚,爬上树后,自己先找成熟的可劲吃,倒也不忘树下的伙伴们,随之又使劲摇晃树枝,一场人造“黑雨”以后,一个个都变成了紫嘴巴和紫爪子的“小怪物”了。来到大城市后,才发现桑葚已成了营养价值极高的果品售卖于集市商超。

    家乡的农忙时节

    记得割麦时节,我宁愿割麦也不愿抱麦捆子,一捆一捆抱到车上,再回去卸下放麦场,累是其次,只烦麦芒扎了手腕,感觉刺痛灼烧。

    后来和孩子读到白居易《观刈麦》,顿觉场景再现一般,将我年少时村里农忙的场面表达的淋漓尽致,也让我想起小时候交公粮时复杂劳神的事。后来查了资料才知这是当时白居易在我家所在地的县城做官时写的诗。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秋收时节,又戴上草帽,撅起屁股,光着脚丫一深一浅把一株一株秧苗连同汗水都插进这水田里。与此同时还要担心受到水蛭的袭击,偶尔脚下不小心要被瓦片划伤那更麻烦。

    我常插一会秧便起身朝后看,有时还会感觉犯晕,心里总盘算着什么时候能插到田的那一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据说这首很有禅意的诗是唐朝布袋和尚所写,最早读到,只觉很形象地描绘了插秧的情形,现在再读又是另一种人生境界里的深意了。可现如今夏日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却只能在回忆里重现。

    后来国家退耕还林,再加之国际大门打开,进口粮食也涌进国门,粮食价格走低,家乡的人们又改了粮田变苗圃,昔日的小麦水稻再也看不到,如今都都换种了风景树和花卉,如今,满眼看去依然有很多矗立在田间的树等待收购商选挖。

    家乡的变化也见证了时代的改变。新农村取代了旧村庄,从外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但永远不变的是心中那一抹浓浓的乡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cr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