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们伟大的帝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到北京看比赛的王磊开始了解和关注志愿者这个群体,志愿者的热情付出、微笑服务给他及全世界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几乎是一瞬间爱上了志愿者这项工作的。来自河北小县城的王磊后来成了县里最资深的志愿者,他领导的志愿者团队赢得了各方的称赞,可最近他却有点烦......
一个志愿者的烦恼
八年来做志愿者的生涯改变了王磊的生活,在他这个普通公务员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爱心的人,一种是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团队已经发展到有五十多位在册的志愿者,成员包括公务员、私营老板、医生、教师等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几年来,大家已经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捐助出价值十多万元的食品、衣物、生活用品等物资,并发起多次为困难家庭、失学儿童、救死扶伤的专项捐款。爱心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王磊和他的团队在县里出了名,这不麻烦也来了,麻烦还不止一个哩!
麻烦一:最近常常有人给王磊打电话或通过各种途径找上门,目地只有一个:要求被扶助,说白了就是要钱。理由也五花八门,什么家里着火了过不了了,什么家里有人得了大病做手术没钱了......哪个理由都充分,可都透着不给钱就不罢休的态度。简直就把王磊看成财神爷或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了。甚至有个开宝马车来的人还给了狠话,说要是不给钱你们就是假雷锋真沽名钓誉。
麻烦二:王磊的单位领导找他去一下,领导并不是也要帮扶,而是创建文明单位需要借用他志愿者团队的名号图的是他团队的名声。这个面子是不能不给的,因为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王磊没少请假,领导可从来都没说过什么的。单位领导派给他二十几个男女青年员工,穿戴整齐划一马甲上书“某某单位某某志愿者服务队”,转眼之间王磊的团队就被“招安”了。大队人马开赴敬老院,把正休息的老人家们轰起来,象征性地扫了几下地,给老人们擦了几下脸,跟随的单位宣传员紧忙拍照,照了几张相片就大手一挥人马撤退个干干净净,把个呆呆的王磊扔在了敬老院。
麻烦三:县里的某个大部门也来电话找王磊了,由于近日县里上级要来检查组,叫王磊的团队配合组织志愿者上街捡垃圾、协助公安维护社会治安什么的,说任务艰巨一定要完成,完成不好的话可是要影响团队正式注册的哟。王磊都快叫麻烦事逼崩溃了,这时又有电话打来,本想不接看手机来电显示是他团队中的一个公务员就接了,公务员说自己晋升需要他帮忙写个签定材料.....
笔者:其实志愿者又叫义工,他们是一群不计任何报酬,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的人。志愿者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不是私人钟点工,也不是免费环卫工、治安巡逻队。志愿者不仅在用自己的行动无偿为社会服务,献出爱心,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弘扬社会公德,倡导和传播精神文明。可是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行为却使志愿者的工作变质变味。志愿者服务是公民对道德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的追求,但要让公民放弃劳动报酬做义工,必须以公民的自愿为前提。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强制性让公民参与一定时间的“义工”,参与者就算按要求完成了劳动任务,但他们的道德归属感和道德成就感又如何体现?
对于文章中的王磊而言,志愿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另一方面,为公众奉献自我时间,若是对这些志愿者而言成了不能不完成的任务,甚至成为负担,会非常严重伤害这些志愿者的爱心。志愿者出于一片爱心参加服务,我们不能让他们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希望志愿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能得到大家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