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买了一本《杨绛散文集》,文章朴朴素素,平平淡淡,仿佛叙述着与己无干的事情,读后觉得文章不过如此,远没有书上介绍的盛名 , 十几岁不谙世事的年龄怎能读懂八旬老人阅尽沧桑繁华褪尽的淡然,只记得文中杨绛与日本兵智斗情节印象深刻,批注赞叹曰:奇女子一枚!
二十年后,夜读巜我们仨》,杨先生的文字还是清简流畅,叙事优雅从容,这个年龄已经读懂了不饰雕琢的文字背后浓厚炽烈的感情,如一杯清冽的美酒不经意间陶醉每一个躁动的细胞,又如一弯清浅的溪流在月光迷蒙的夜晚缓缓流入我的梦乡。
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至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当一个作家摒弃了所有的形容词,一切形式都为内容服务,是一种绚烂之极的美丽。
乡村的夜晚是寂静的,读着《我们仨失散了》一章时,杨先生倾尽全力想挽留爱女和钱先生的情节令人不忍卒读,爱女还是无可挽留地离她而去,而此时钱先生已骨瘦如柴老态龙钟,杨先生山一程,水一程,送一程,别一程,此恨绵绵无绝期,读此几次泪湿衣衫,我旁批曰:字字椎心泣血。
此后十八年,杨先生在她称之谓客栈的家里,整理了钱先生大量的文稿笔记,用另一种坚韧顽强的方式爱着她曾经爱的丈夫、女儿和经历干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
《月亮和六便士》的作者是英国说故事的圣手毛姆,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以法国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不能用普通人的思想和言行衡量的特立独行的人,他本是位证券经纪人,妻子贤惠优雅,儿女活泼可爱,生活优渥富足,这一切在别人眼中都是实实在在的安稳幸福,似乎就可以这样一直绵延终老,而思特里克兰德却做出了让众人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事情,他离开家庭,独自来到巴黎追求梦想——画画。
在巴黎,他住在狭窄肮脏的小房子里,生活困顿不堪,但他却在这间小屋里开始了为之癫狂为之努力一生的画画生涯。
后来,他病倒了,三天都未进食,善良而不讲原则的施特略夫及太太勃朗什收留了他,并把他接到家中悉心调养,勃朗什竭心尽力地照顾着生命垂危的斯特里克兰德。
然而斯特里克兰德非但没有回报好心的施特略夫,反而在身体恢复后,跟施特略夫太太私通,勃朗什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地来到斯特里克兰德身边。
可是斯特里克兰德根本就不爱勃朗什,在他眼中爱情、家庭、世俗的礼仪社交都是束缚他思想自由发展的绳索,他根本就不愿深陷其中,而勃朗什只不过是他油画中的一个模特而己。
为之抛家舍业和声名狼藉的勃朗什最终自杀身亡,而痛不欲生的施特略夫不得不回到荷兰老家。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来到了一座与世隔绝安静祥和的小岛之上,他同一个土著女子结婚,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世人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他在住房四壁画了一幅旷世奇作,但他逝世后,土著女子谨遵遗嘱把壁画付之一炬。
喜欢这部小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毛姆对人的心理、人性、社会现象犀利独到入木三分的评价,这些评价虽然跨越百年的时光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至今读来依然客观冷静直指人心。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在那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我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对其心胸其文章喜欢得不得了。
这本书按时间顺序,分童年和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四卷,讲述了苏轼坎坷多难波澜壮阔的一生。
林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师,这本书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入地研究,因此娓娓道来中毫不晦涩,语言通俗易懂,而书中讲述地许多有关苏轼的奇闻轶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而又时时吸引着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读此书时已是深秋,窗外树叶萧疏,一片黄叶在空中飘转回旋,晃晃悠悠落在青石台阶上。读至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我把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跟此章节对比着阅读,余秋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而林语堂平静之中充满了丝丝温情。
余秋雨说,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
一个喜欢苏轼的读者,总希望他能在贬谪的岁月中活的稍微理想一点,有人说好的作品就是越读越觉得自己的智商有问题的作品,而不好的作品就是越读越觉得作者的智商有问题的作品,读苏轼的作品就属于前者,不是一般的有问题而是严重的有问题,一个人的思想怎么能像大海一样深邃,像天空一样广阔呢!
如果是苏轼的粉丝,那么林先生的《苏东坡传》不可不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