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粹:个人如何变强?尚拙、有恒、立志、反思、互赖。
本文是基于张宏杰老师的著作《曾国藩传》而写的,将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探讨曾国藩身上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本作者对曾老先生了解尚浅,内容若有不成熟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前言
曾国藩,出身平凡,没有显赫的家世,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智商平凡,考了7次才中秀才,考卷还曾被拿来作为反面教材的典范;性格习惯平凡,30岁之前吸烟好色,傲慢虚伪,好显摆好争辩。然而,他创建湘军,统帅群雄,平定太平天国,兴起了洋务运动;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他立功立德立言,也被誉为“中国古今第一完人”。
当然,身在高位,孰是孰非,对于曾国藩的评价是困难的,因其背后牵扯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只是回看曾国藩的经历,他从被众人嘲笑的乡野子弟到功比孔孟的朝廷重臣,从笨拙无比的读书人到手握重兵的大总督,他是如何完成从“屌丝”到“圣人”的逆袭呢?
一、尚拙
尚拙,即做事踏实,愿意下死工夫打牢基础。
“尚拙”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他从小的学习,下的全是笨功夫。“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这种呆笨的学习方式,给曾国藩打下了务实的知识基础。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但后面举人和进士却考的很顺利。这是因为他前期基础打得牢固,在方法上一旦开窍,就能一顺百顺。“笨拙”看起来慢且弱,但其实到后面便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基础打得牢,房子盖得高。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今人尚巧,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当然越好。很多人办事,都是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然而,曾国藩不这样。曾国藩一生做事从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按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他带兵讲究“接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这种方式正如“重剑无锋”,表面上看起来迟钝,实际上锋利。就好比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表明上简单笨拙,实际上却大气厚重,所向披靡。
再譬如,作为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主要作战的湘军,其建立的成功,也是归根于创始者曾国藩的“尚拙”。湘军当时不但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战,挽救了清王朝。那作为“笨人”“一介书生”的曾国藩又是怎么能创办如此强悍的队伍呢?这是因为他“不惮烦苦”,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曾国藩并不比别人聪明,然而他做事却非常高明。其高明是建立在笨拙之上。“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他不怕费心费力,对事务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找出要害,把握关键,处理完后,总结经验。这一切都是因为其“尚拙”。这也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
二、有恒
“有恒为作圣之基”。
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曾老先生也有大量自我挣扎的例子。他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立誓不再与人吵架,但却经常与人爆发冲突;至于妄言名心,更是几乎每天都犯。他意识到,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用一时半会儿的“猛火”,是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用“慢火”化解。因此,他这一生都在不断自省,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甚至到其去世的那年,六十二岁已经功成名就的他,还在批评自己官至极品,但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做事不构努力,精神不构振作。他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和他三十岁立志做圣人的时候一样。他用了三十天戒了烟,用三十年来戒掉恶习。
他这一生都在不断自我磨砺,没有停止修炼的脚步。他的实践经历证明,即使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有恒的自我完善,他的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的气质可以纯净十倍,他的胸襟可以开阔十倍,再愚笨的人也会有所变化。
三、立志
“立志”,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立志譬如打地基。
志向的高下,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如《易经》所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人的能力发挥多少,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关。
在科举之前,曾国藩的志向是想通过仕途来光宗耀祖,很简单的普通人的想法。在考入了翰林院后,曾国藩并没有止步不前,反而是在30岁那年,立志成为一个“圣人”。“不为圣贤,变为禽兽。”要么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或者做一个圣人。他希望能做个圣人,通过自己的勤学苦修体悟天理,掌握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他的一举一动,可经邦治国,造福于民,使整个国家达到大治的状态。这是一个何其宏伟的人格理想。
这么一个极其宏大高远的“终身大规模”,促使曾国藩一生不断自我完善,克服外界种种困难,从而创下后面的伟业,获得极高的人生成就。
四、反思
高远的志向的实现,关键在于每日反思,这也是入圣之基。
起初,曾国藩的日记和我们大部分人的日记一样。偷懒不能坚持;记成流水账,经常整天的事就记成一句;有口号但实际却做不到。可想而知,这样的日记,对于成为圣人这个高远的志向,帮助不大。
后来,唐鉴和倭仁告诉他,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首先,要坚持,唐鉴即使在路上,或者有什么紧急事务,也不打破这个规律。其次,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一件大事,用诚敬之心而写,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然后,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极限,作为资质平常的曾国藩为何又能够坚持下来呢?他引入了“外部监督”,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人都是有自尊心,因此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的监督,往往是最有效的。曾国藩把日记坦诚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曾国藩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不停地在日记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
如《孙子兵法》所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殆。其中知己知彼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己。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只能改变自我,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成长和奋进。
五、互赖
根据《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说,人的最终成熟,是要进入互赖期,群策群力才能实现最高成就。
做官初期,虽然曾国藩工作尽心尽力,但他为人刚烈,敢说敢做,目中无人。他把皇帝和高官都几乎得罪一遍。他说京城官员遇事推脱,没有责任感;又说地方官员在和稀泥,没有做实事;还痛斥咸丰皇帝,拘泥小事而疏于大计。他还严惩两位大官员琦善和塞尚阿,导致朝堂官员愈加远离他。
经过数次磨难、被刁难羞辱(如九江一战中差点丧命),他在被解除了兵权而归家的时间里面,冷静下来后,认真把自己剖析一番,他发现自己偏激好名、以唯我独忠之态,居高临下,睥睨众人,又喜欢公开评论别人的过失,使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愈加恶化。痛定思痛,他决定改过自我,重新做人,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事心平气和,有始有终,对人诚恳,多多赞扬他人等等。最终,他大彻大悟,完成历史性蜕变。
蜕变后,他对待官员们变得和气谦虚。两年蛰伏在家,出山到了长沙后,首先拜遍大小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县衙他也亲自造访。原来对无用的官样文章,他不理不睬,现在则每信必复。以前的他看不惯官场的各种丑恶,现在的他努力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地难处。对待皇帝,他也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打太极拳。从早年献给皇帝奏折中“戆直激切,不讲究方式方法”,到如今“伏蒙皇上鸿慈,曲加矜宥,惟有殚竭愚忱,慎勉襄事,以求稍纾宵旰忧勤”。蛰伏在家的两年,他自省到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对待下属,他也致力于培养人才,其中最有名的是李鸿章。他前后培养的军机大臣、尚书、大学士、总督、巡抚等等不计其数,“文武错落半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胸怀气度与刚入京时简直天差之别。天津教案一事,不仅自己成功成才,还甘为人梯,不惜个人荣辱,为学生铺路,将衣钵交给李鸿章。
当然,不光是学生们从曾国藩获得收益,他本人也从他们中收获巨大。李鸿章思维清晰敏捷、作风明快果断,往往一眼就能看出大局的关键。因此,一遇大事,曾国藩往往求助于李鸿章的分析决断。也就是说,在“互赖”这点上,曾国藩做到了极高的境界。
结语
纵览曾老先生的一生,虽然他无法挽回传统社会积千百年形成的强大颓势,没有能探悟到拯救旧世界的真理,没能实现自己造福万民,创造一个以儒学为指针的太平世界,但是,天赋不高的他,凭借以拙胜强的价值观、锲而不舍的恒心、立志高远的目标、持之以恒的反思、群策群力的互赖,使他逆袭而上,成就一代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也成为后世励志榜样。
人生,就如一场马拉松,最终的成败就能否守得住初心,下得了功夫,熬得住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