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人对儿童抱持和宽容调调拿捏准了,孩子就自然好了,个人以为,这非一两种情境,三四次对抗就能实现,这是个反复拉锯的过程。抓狂,就在来来往往的试探纠结中,光芒万丈,明亮晃眼。
大清早,俩抢我的手机收蚂蚁森林能量。姑娘未顾约定,自己优先,不给哥哥,不愿让步。俩,在车后排你来我往争论,甚至要动手。
以理服人,对吧。我给俩分析,道理从中央路立交一直讲到学校门口,二十分钟。下车时男娃来了句“我以后再也不搞床套了。一开始,没听清。后来明白时,他已关上车门立于车前背对驾驶室里的我,一言不发。——噢,会威胁你老娘了哈。这小子!
今早,妹妹起床就收拾被子,他也如约做好自己内务,完成收尾。与昨晨比较,自觉多了。早上才肯定。这就出状况?此起披伏么?
又想想,对啊,这家伙的行为,或可印证德育过程的特点之一——反复性和渐进性。成人对儿童的引导和互动,最终是要激发儿童思想品德内部的矛盾斗争,非把他内在主动性和自觉性唤醒,不足以应对未来它境的诘难。品德培养和个性培养,与生活情境交织一起,成人“一招制敌”,很多时候,或许是成人自己一厢情愿的“妄想”或“自以为是”。这也间接印证了,家庭教育是复杂的!
早餐铺点餐时,男娃只要了自己的东西,把茶叶蛋放在一张桌子上占位。我跟过去的时候向老板点了自己和女儿的。
他们都还有早晨收蚂蚁带来的情绪。念在今儿期中考试,大局为重。我没过多纠缠。低头吃饭。脑子在转……
也许,自己在以往亲子互动和教育引导过程中,确实有“威胁性”行为,——而那些被我忽略了,这在男娃的“威胁”言行中显露无遗。——确实,成人没有足够饱含“爱”的“看到”儿童真实的时候,会急功近利地粗暴解决幼子的不服从,或者个人需求。威胁没收手机不给玩游戏,威胁不给买心仪的玩具,威胁不能正常时间睡觉……
容我今儿琢磨琢磨……
威胁,是威胁?还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