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描述:
分析阅读的第4个规则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也就是说作者写一本书,他主要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连串的问题,而读者看这本书要想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它的主旨,就必须去找出作者的问题是什么,找到作者为什么去写这本书,那么我们也就把这本书的主旨把握的差不多了。
我们在寻找这本书的主旨的时候,可以通过询问两方面的提问来进行探究,一种是理论性的问题,一种是实用性的问题。理论性的问题就比如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以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实用的问题就是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时候是对的或者怎样做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点。
知识联想:
分析阅读的第4个规则,其实就是要发现作者的意图。如此说来,很多实用类的书籍其实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它是在帮助读者解决一个问题,是作者通过文字来帮助读者去解决生活当中,或者是工作当中遇到的某个问题。正比如说《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他在解决的问题就是告诉读者该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才是正确的,科学的。
事实上如果一本书他没有帮读者解决某个问题,或者说一篇文章没有帮读者解决某个问题,他的这本书或是这篇文章是无法引起读者共鸣的,也是没有传播度的。是不可能在浩瀚书海长存的。
这个就和文艺类的作品不太一样。诗歌散文和小说,是作者在传达某个情感或者某个观念,但他未必是在帮助读者解决某个问题,而非虚构类实用类的书籍或者文章,它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要帮助读者解决某个问实际问题,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的这篇文章或作品的接受度和传播度肯定是会受影响的。
经历联想:
回想我过去读过的那些书籍,我发现一个现象,在非虚构类书籍当中凡是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99.9%它都是在解决某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恰好是我生活当中遇到的,我才会对这本书印象特别深刻,而且特别的有感触。而在阅读非虚构类书籍的时候,要想不走神,有一个很关键一点就是确实要去找出作者他提出的问题,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只有保持这种主动思考的阅读方式,才可能一直专心致志地把这本书读完,才不会中途放弃。而一旦我不想动脑筋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去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时,多半我的阅读是无效的,只是白浪费时间而已,只是一种假勤奋,好像在读书读了好几个小时,其实什么也没读进去。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当中,作者一直在反复强调的,就是主动的阅读。离开主动性,一切的阅读都没有意义。
行动启发:
今天的知识卡片给了我一点启发。那就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主动的去发掘作者的创作意图,去找到作者要问的问题是什么。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阅读方法特别适用于非虚构类作品,如果是虚构类作品,或者是文艺类作品。比如诗歌,你在朗读的时候,追求的就是那种朦胧的美感,那种似懂非懂的艺术体验,如果你非得要一读就去追寻作者到底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东西,他要解决什么问题,那我觉得那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当中的一些诗歌,你非得要去挖掘它解决了某个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那就是自寻麻烦,只会打击你的阅读积极性,完全没有必要。
比如说我们去看艾米丽·迪金森的诗歌,看就看吧,读就读吧,你看过一二十遍也没关系,但是你非得要去说她通过这个诗歌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非得要用《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的阅读方法去挖掘这这他的诗的话,那就是属于自撞南墙。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的浅见,或许有的读者就是能够运用今天知识卡片当中提到的规则四,去解析某首诗歌,去体验到不一样的阅读快感,嗯,那也说不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