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澜的饮食之道》,蔡澜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7月1版1次。
全书由一篇一篇的小文章组成,逐一看下来,感慨于蔡老的随性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文风。
他的小文,不求字数非得写多少,不求文笔是不是必须优美。他就按自己的想法,用实实在在的文字表述出来,让人读来轻松又舒服,还能有所得。
他写美食,不是像有些美食主笔那样,写什么样的色、什么样的香、什么样的配料、什么样的做法。他没那么小资,也没那么啰嗦,他就是直接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写出来。比如说到原汁原味的食物,他说:“广东人的烧大猪最精彩,先在地上挖个深洞,洞壁铺满砖头,放火把砖烧红,才把猪吊进洞内烧,热量不是由下而上,而是全面包围,这一来,皮才脆,肉才香。”
还有更直接的,说到一些自己不吃的东西,他直接将这些东西命名为“饲料”。一、咖啡,二、凤梨,三、猫;吃过后觉得不爱吃的,一、小唐菜,二、蒟蒻,三、年糕和白面……在观念上引起反感的:一、斋,二、所有人工培养的肉类,三、连锁性快餐店……
他写东西不怕得罪人。他在文章里会写出一些吃过的好的店,也有一些店他会直接地、毫不客气地说不好吃,再不会去。
看他写的东西,会让人忍不住不时地在网上去搜索他说到的一些食材,了解他说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让他这样的美食家赞不绝口。不知不觉间,你会收获一些小小的心满意足。
有人说,蔡澜写的好些东西是在忽悠人,听了他的,你可能都没法痛快地吃东西了。
可能。因为其实他有时候前后会写得有一点矛盾。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依然豁达地对待写作,对待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