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人之后存下来的是物,例如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了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是我们人类自己。”这段话来自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部发人深省的著作。
这本书让我注意到一个大家也许很少提起、但词义也无须解释的现象:拜物教。是的,不存在理解障碍,我们一眼就能深谙其中要义,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浸淫其中。当下,拜物教可谓信众最为庞大的zong教。
我们处在被消费支配着的恐惧中,“这里没有气候,有的只是坏天气”。我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和关注点有一多半为拜物教所侵占。正如《消费社会》中的描述一样,生活被炫耀消费的景观所笼罩,鼓吹消费的热潮肆无忌惮,可大环境对此情境失声,所有的高等教育亦对其视若无睹毫无反思。
在大众媒体里,有两种营销号永远拥趸甚众,一种是情感专家,另一种即是“好物”推荐。可当下批判什么的都有,比如批判三观不正的、批判政治不正确的、批判女权的、批判崇洋媚外的,甚至中医和西医、肉粽和素粽也各有阵营,唯独物化一切、价值混乱的声音甚嚣尘上、人人信服。国内没有哪一种zong教xin仰,如拜物教一般根深叶茂。
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是觉得莫名地熟悉:当你买下了一支口红,你会被灌输你还缺少一支香水,一个时髦的太阳镜,一条优雅的长裙,一只昂贵的包包,这条物欲的链接永无止境,最后大数据还想卖给你一栋洋房,一艘游艇。在这个分工明确的消费社会里,年轻人跑在最前面,唯恐落后的还有越来越低龄化的学生,以及中老年群体。思想的空洞和粗鄙是无关紧要的,最怕的就是没有跟上新一轮消费主义的浪潮。“时代抛弃你时,不会说一声再见”,多么熟悉又让你焦虑到坐立难安的论调。打开手机,我们就要被迫聆听“买它”、“买它”的吆喝声——这种早就习以为常的白噪音。
鲍德里亚是一个看上去有点过时的老派知识分子,但他的许多观点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有积极作用。我们今天的困境和几十年前的欧美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当时他们有非常旗帜鲜明的反消费主义的文化运动,包括音乐、影视以及文学,甚至广为人知的嬉皮士文化中都对此有明确的反思与主张。
而目前的我们对消费主义的态度是拥抱的而非反感的,我们似乎更相信它是长着翅膀的小天使而非洪水猛兽。当下最崇高的品质就是消费,消费升级或降级就是明晃晃的阶级符号,所谓的“高端用户”“高净值人群”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勋章。
你是最贵的,所以你一定是最对的。
在一个崇尚拜物教的社会中,小学起就教我们世界是唯物的,我们的绝对参照系是人民币、是黄金,是我们deserve什么。我们万众一心、审美单一,一切只为人民币而努力。成功的模板被机械地复制、愚蠢地贩卖,成功学的书架前人影幢幢永不冷清。
所以钱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还是真的有这么万能吗?你为了赚钱,究竟可以走到哪一步?一个人的时候请认真问问你自己这个问题——至少每个月问四次。
现在很多人都是所谓的“资源帝”“装备党”“囤货狂”,但其实这些人仅仅满足于“拥有”这一刻的感受。相信我,你们并不真的需要3T内存的硬盘、一整架的护肤品,不需要每个包包都配有一双相同颜色的鞋子,不需要跑步前买齐马拉松职业选手同款装备……毕竟跑步而已,穿好运动鞋,下楼左拐,迈开脚步就可以。
如果你曾被媒体的喧嚣所洗脑,分不清真实与泡沫,就彻头彻尾地陷入了消费的幻觉。比如说,所有公众号都宣扬的岁月静好是这样的:三十岁你就至少应该拥有总监的职位、白富美的妻子、一只猫和一只狗、一栋别墅,还有每年两次的出国度假。这种完全不切实际的白日梦被一再强化,以至于你的多数时间都用来自我怀疑:我的财商不够、情商堪忧,我身高不够高、体重也超标……但仔细想想,仅仅因为你不够完美,你就是一个糟糕的人吗?这样的价值体系太过粗暴,它将所有的矛盾引向消费,就会使我们忽略其他更为重要的问题,你会以为只有消费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方式。
事实上,买买买的行为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买买买的人生也并不值得过。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实际上穷一点还是宽裕一点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我们不能没有底线、尊严、独立思考和爱。
我们需要做的,是警惕自己被过度引导的欲望,以及主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我们需要时而审视自己的生活,重视他人的感受,乐于付出,宽容待人。去提出和发现更本质的问题,读更多干货的书,摒弃短暂的快感去成为更加自律和敏锐的人。这样,我们终究可以在这种杂乱、困顿的黑夜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宁静,恢复与世界更为柔和有序的关系。
答应我,别再做消费主义的僵尸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