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是什么?
答:来自于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意为“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
2.中国明清的社会有什么特征?
和太极一样,阳的一面是书中说儒家的忠孝社会,阴的一面就是一些小说中的义气社会,水浒传中的社会。
3.作者认同的历史观是什么?
人均生产力决定文化,社会,一方面是依靠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分配制度的进步与合理。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这句话来源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句台词,当然本人也没有时间去看原汁原味的英语原作,所以我是在《西部世界》中知道这句话的,翻译成中文就是:“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
我想用来解释的问题就是农民起义的烈性与残暴,当然这个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古代记录主要是以儒教与官方的视角记录的,中国的民间文化真如很多史书记载,以儒家为主?
如果儒家真的深入人心,在王朝成立的时候,史书中提到一个词——教化百姓,如果儒家一直是主流文化的话,不需要教化,只有百姓不以儒家那套标准生活之后,才有矫正的必要,这是史书的提供的一个旁证。
我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中看到的是中国社会是分为两个社会文化,一个是儒家价值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另一个就是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反对父子的那一套(明代民间戏曲中体现出来)的社会。
中国民间文化强盛的时候一般都是大乱的时候,地方秩序完全失效,这种情况下完全知道并在民间文化中存活的英雄脱颖而出,朱元璋与刘邦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当他们成为了统治者之后,因为熟知底层的文化,导致他们只相信血缘,他们变成了儒家文化下的受益者——君与父,刘邦与朱元璋的出身与他的部将相比都低,同时作为为天下秩序重建起到表率作用与对自身血脉的神圣化,他们是不会容纳异姓王的存在。
当明面上的社会秩序崩溃之后,这种在下面运行的秩序在扩散,刘邦朱元璋等君主的优势凸显出来,他们在这种环境下十分合适,他们知道这种社会的规则是什么。

儒家文化核心是从家庭用孝规范个人到国家用君臣规范社会,君父这种概念,这是一定生产力富裕的结果。
当世界生产力发展到能够供养一部分的老人,先祖崇拜就出现了,人类在进入奴隶制度的时代,他的生产力足以支撑一部分的人老年生活,所以从部落选举(新老虎赶走老老虎这种不稳定模式)变成了家天下(老老虎走完一生,新老虎继位的模式),家天下的君主基础有两点一是有足够的生产力支撑,不光是一个人,而是社会能够完成一群人(占比极小)的老年生活。
孝的前提是富余生产力,在我国的某些地区还有“修活坟”的风俗,楢山节考,证明我国古代在儒家社会文化之下,还有一套与之相反民间社会文化。
我认为农民起义的烈度与之中的残忍不是短时间的爆发,而是儒家社会制度崩塌之后,将中国古代残酷生存环境与生产价值被压制所造成冷酷的民间价值文化暴露了出来,正如这一句话所说残暴的结局的原因是这些残暴的欢愉。
我觉得黄巢农民起义有一些东西,不能深思,就算是杀猪也要先开膛破肚,直接把人投入到磨盘,除了杀人为乐与造成恐惧以外,没有什么其他作用。
中国古代实际上生产力是不断进步的,不光能养父母,在明朝甚至国家能够修建敬老院,这些东西证明了儒家文化的一些进步性,比如说尊老爱幼啊,是一种生产力进步的体现,可惜生产力进步速度比不上西方世界。

中国古代民间文化最喜欢关二爷,因为这种文化与儒家的社会文化相反,那么不信父母,不信官府,不信妻子,不信儿女,只能去寄托于非官方神明,主要不信的是官府,顺带对儒家主流思想父子反感,也因为这种社会下是强者为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关系中多半处于子的位置。同样在这种社会文化之下也要秩序,年长者是最无能为力,所以会有金盆洗手。
但是一般都洗不了手的现象,人还是有生物本能的,还是需要老婆,所以关二爷为了保卫大嫂千里走单骑,新来的需要一个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秩序的信任,加上年轻人在这种社会模式下吃香,年轻人多,不是父子君臣构建,而是兄弟关系的构建为主要文化,加上这种社会下也有优势者,而优势者有繁衍的本能与能力,所以需要保护大哥的女人观念,关帝爷都满足。
当然这也可以用生产力的不足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去解释朱元璋的快速脱离,因为人如果没有活到五六十岁的想法,趋利避害,他会选择中国古代民间社会模式,而如果他能有足够的生产力富余能够支撑其活过五六十岁,自然他会选择儒家社会模式。
当然全民都能活到六七十岁,再加上加强年轻人的教育与吸纳社会多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强,那么黑社会这种带有强烈中国古代民间社会模式遗留的组织就会消亡,同样黑帮(或者日台的黑社会)的上层也是家族式的,证明了生产力决定许多东西。
黑社会中种种的残暴冷酷的事情,正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遗留。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可正是这淤泥供给了莲花的养分,儒家与民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体两面。
最后还是以这句话做结尾: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残暴的结局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些残暴的欢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