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仍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习惯。比如,会等到临近12点之前的时候,才去写着这一天中必须要写日更主题的思考文字。
如果说,每天的写字输入是商业上的要求,那么我的行为,很有可能就造成了违约。
商业的底层逻辑应该是契约。
我所受过的教育经历,或者说我生活所属于的文化,很少和我提到这种契约。以至于,我一直无法习惯,难以寻找到商业逻辑所在思维模型。
我在模糊中自我学习的,粗浅认知到的所谓的商业,或许都是伪商业逻辑。
至今仍然还在流传着那些话,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读书破万卷的泛读书倡议,这其中有没有告诉人们契约的含义,以及商业逻辑呢?如果有人硬要从中举出个别的案例来说明说服,那也仅仅是数学里面的一个概率而已。
司马迁曾在他的文章里面,写过农,工,商的差别,但是,他缺乏揭露出一个逻辑的模型出来。
正因为,我们处于这样的一个混沌的文化逻辑状态之中生活,于是,总是活得那么跌跌撞撞,活得忙忙碌碌而浑浑噩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