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上了大学的学生,发来信息问考教师资格证的事,问普通话达到什么标准就可以考教师资格证。
我给解答了。
一般和上了大学的学生聊天,都比较干脆,都忙。
这个学生问完事情,又问我现在带的高几,学生咋样,我一看,想和老师聊天。
正好我也有点时间,就继续了话题。
除了回答了他的问题,又礼尚往来的问了他的情况。学生说了自己的打算,学校一般,专业不喜欢,想自己考了教师资格证,进军教育机构。
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了两次自己后悔了,上高中时没有好好学习。
我向来不爱在学生毕业后说些没作用的话,比如,当年怎么教育你,你都不听之类的。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这个学生我有足够的资料再教育一顿。
这个学生,打架抽烟找对象,我带了三年,用了各种办法,他都是我行我素。甚至招惹了外面的人,两个周不敢来学校,怕被打。
到,他已经意识到了。
他已经说知道的太晚了。
我回了一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我盗用了摩西奶奶的话,人家八十岁了开始学习画画,一百岁成名。
学生说会努力,我说我也跟后悔。
我当然后悔了,我高级职称评了后就放松了,没写几篇论文,没参加很多竞赛,现在就算有好机会,自己也没成果。
高级职称,是很多普通老师的目标,达到了,就觉得当老师一辈子就满足了。学校的整个舆论导向也是这样。
所以,虽然我依然带班,从高级职称评上,学校就再也不给我任何荣誉了。说要给年轻人机会,于是,和我一样的很多年龄不算大,依然在一线的教师就没了前进的目标。
放松,开启养老模式,已经成了一种中年教师的普遍状态。
每年到了年底评优评先的时候,那些年轻老师都理直气壮的说,你们职称已经评上,就别和我们争了。
这是争的问题吗?
为什么学校安排工作的时候不去争当班主任?人不够的时候不去多带几个班?
年龄大一点的,你要想干点啥,都会说,还弄那有啥意思,干嘛那么辛苦,人要知足。或者,讽刺挖苦,你还真有追求,你是个有理想的人等等。
这样的工作环境,怎么能有好风气以老带新,老当益壮?
而我,没有坚定信念的人,就被环境和自己的狭隘短浅的见识和格局困在了原地。
当然,身边也有几个不同寻常的人,能不被环境影响,坚持自我,现在,他们都达到了足以让我们仰望的高度。
怎么能不后悔?
给学生讲了那么多道理,要珍惜时间,要奋斗要拼博,要有梦想,可是,老师们自己,都做不到。
我就是这样的弱者。
如果不是近一年的非常遭遇,我还安于现状,满足于这样的工作状态,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尽管有时会不安,会焦虑,会被学生家庭孩子的事搅扰的心烦意乱,但不会长久的思考这种工作状态和生活模式。
这一年,很特别,我看到了自己的糟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