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通注(1·56)

《随园诗话》通注(1·56)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6-04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五六】

     尚书雍熙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责以诗云:“听歌曾入忘忧界,不应忽缚枯禅戒。未是香山与病缘,何妨樊子同春在。安石携妓自不凡,处仲开阁终无赖。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阮亭亦云:“万种心情消未尽,忍辞骆马杨枝”余惜秦少游未闻此言。

    李雍熙(1602—1668),字淦秋,济南府长山县(今邹平长山镇)人。诸生。康熙七年(1668)卒。殁后十余年,孙子斯义、斯让,曾孙可寀先后中进士。李雍秋因为孙子李斯义官大理寺卿,诰赠通议大夫、大理寺卿。故本书尊称其“尚书”。李氏家族为明清时期名门望族,涌现出李化熙、李文熙、李斯义、李其昌等11位进士。刑部尚书李化熙为李雍熙从兄,两人曾共同代交周村市税。李雍熙有《翠岩偶集》,为其晚年居于长白山翠岩别墅时所著,由其孙李斯义汇集整理,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印而成。全书共六卷,卷一《咏古》、卷二《杂咏》均为诗歌,卷三、四、五为《杂著》,记述了著者对天地阴阳、古今心性、事务得失、日用行习的心领神悟,亦是该书主体。卷六《杂述》为李斯义记叙祖父对其教诲和影响。

    歌姬,同歌妓。

    王西樵,即王士禄(1626—1673),字子底,一字伯受,号西樵,山东新城人。王士祯兄。清介有守,笃于友爱。自少能文章,工吟咏。以诗法授诸弟,皆有成就,而王士祯尤以风雅为海内所敬仰。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选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主事。康熙二年(1663),以员外郎典试河南,因事免官。尝游杭州,历览湖山之胜。居数年,起原官。学士张贞生、御史李棠先后建言获咎,力直之,人以为难。寻又免归。母殁,居丧过哀而卒。乡人私谥节孝先生。王士禄工诗,与弟王士祜、王士祯齐名,称为“三王”。著有《读史蒙拾》、《然脂集》、《表余堂诗存》及《十笏山房》、《辛甲》、《上浮诸集》,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忘忧,音wàng yōu,释义:1、忘掉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唐·张说《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2、萱草的别名。唐·陈子昂《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枯禅,音kū chán,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宋·陆游《闲味》诗:“身似枯禅谢世尘,岂容收敛强冠巾。”

    香山,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樊子,指樊素。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家的歌妓,与小蛮齐名。托白居易之名,闻名遐迩。《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安石,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自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名士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吴兴太守。后入朝拜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晋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他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并争取到镇守荆州的桓冲的合作。太元二年(377),举荐其侄谢玄组建“北府军”,镇守广陵,对抗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又乘胜派谢玄收复洛阳及徐、兖、青、司、豫、梁六州。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晋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谢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精于儒、玄、佛、道学。原有文集十卷,已亡佚。

    安石携妓自不凡,意思是,谢安携妓在东山游玩,依然是不凡之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蓄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刘孝标注:“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蓄女妓,携持游肆也。’”后因以“东山携妓”写文人携妓出游或写潇洒的归隐生活。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诗之二:“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处仲,即王敦(266—324),字处仲,小字阿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东晋权臣,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敦在西晋官至扬州刺史,永嘉之乱后消灭江州刺史华轶、镇压荆湘流民起义,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担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他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刘隗、刁协与之抗衡,并以北讨后赵为名将刘隗、戴渊外放,以防御王敦。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王敦死后,叛乱被晋明帝平定。

    处仲开阁终无赖,意思是,王敦虽然开阁门遣散家中歌妓,却终究是个无赖之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常荒恣于色,体为之弊,左右谏之,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 !”乃开后ト,驱诸婢妾数十人出路,任其所之,时人叹焉。

    狂奴,音kuáng nú,释义:1、狂放不羁的人。南朝·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明·宋濂《王冕传》:“(王冕)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清·孙枝蔚《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2、为自嘲之辞。柳亚子《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3、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馀年,深蒙秋公珍重护惜。何意蓦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阮亭,即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详见《<随园诗话>通注》(31)

    骆马,音luò mǎ,白身黑鬣的马。《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嘽嘽骆马。”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鬻骆马兮放杨枝,掩翠黛兮顿金羈。”另,骆马,是骆驼科羊驼族骆马属的大型哺乳动物。体型较小,无驼峰,分布于安第斯山区和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半荒漠地区。

    杨枝,指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樊素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洛下。”宋·苏轼《朝云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惊心薄俗太支离,失笑高门半守雌。一纸巵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杨枝。”

    秦少游,即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民间传说苏轼之妹苏小妹为秦观之妻,其最出名的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但据后人考证苏小妹应为虚构人物,秦观元配为高邮富商徐成甫之女徐文美。有一妾名边朝华。

    余惜秦少游未闻此言。意思是,我可惜秦观没有听到王士祯的这两句诗啊。袁枚在本条诗话的结尾处,怎么突然作此感叹呢?其实,这是因为秦观做过遣散小妾的事情。秦观的妾名叫边朝华,秦观任蔡州教授时,13岁的她被秦观收留。19岁时,已在京师任太学博士的秦观把她收为侍妾,并仿苏轼为朝云改名,将此女名字改为“朝华”。不料,这年九月,赏识苏轼的太皇太后辞世,哲宗开始亲政。秦观预感到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大洗牌即将开始。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他,将在劫难逃。为了不连累朝华,秦观狠心将她遣散回了娘家。秦观《遣朝华》诗真实记载了当时无奈分离的情景:“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离别时难分难舍,分别后以泪洗面。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记载:“朝华既去二十余日,使其父来云:‘不愿嫁,乞归。’少游怜而复取归。”然而好景不长,这次遣而复归不久,如秦观所料,哲宗就起用新党,恢复新法,苏轼首当其冲被划入旧党一派,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至惠州。而秦观也未能幸免,从京城被外放杭州出任通判,尚未到达任上就开始坐罪遭贬,对前途极为悲观的他,不希望朝华和他一起受难,于是他就找了另外一个看上去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自己要修道炼丹,让朝华离开自己,并特地派人叫来她的父亲,带她回家。秦观又写了一首《再遣朝华》:“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可与其同甘,不忍其共苦,面临迫害,决绝地遣她离去,这是秦观至爱的表现,也是保护她的唯一方法。据说,秦观死后,朝华削发为尼,遁入空门,圆寂时还在轻轻呼唤秦观的名字,手里紧紧握住的是秦观的诗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通注(1·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cy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