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阳台
收到一位高三父亲的留言,因为不涉及隐私,而且这样的情形比较普遍,我这里经过适当处理后予以分享:
“我家孩子高一的时候还是正常,高二我离开家外出工作半年,孩子在家和妈妈总吵架,总找理由不去上学,没办法我又回到原单位,想陪陪他学习,可是他在我回去俩个月就不去学校了,等到今年一月份去补课班学习一个月,自己也说得挺好的,回学校学习,去了几天,晚上上了几天晚自习,有一天回去早了,回家又玩手机游戏,他妈妈说了他一顿,干脆又不去了,离高考还有四十天,怎么能让他回到学校呢?在家就是玩手机,也说过几次去学校,就是做不到,我知道这是父母的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孩子妈妈很急,孩子也不理她,你说你的,我就是玩手机。我也看过不少书,戒网瘾我是不赞成的,都说让父母改变,只是不知道怎么做。我爱人着急,不是和他吵,就是唉声叹气,我不让她吵,她不听,我也想让他妈妈躲着他,搬出去住,他妈妈不同意,也不知道对不对,也是没有办法了。他妈妈生气了就出去和朋友玩,高兴了就给他做好吃的,不高兴就吵一通,我得怎么能让她俩不吵呢?孩子的成绩我还不太在乎,关键是他老在家玩手机游戏,我怕他脱离社会,将来怎么办呢?”
许多父母在高三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办法,能够立竿见影的解决,这不太现实的,也不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性。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许多戒除网瘾的机构生意会很兴旺,因为父母自己没有办法,也不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内心只想快速有效的消除孩子的问题,这个时候花几千几万不在乎,结果孩子去了一段时间之后,回来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因为在里面经历的折磨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实际上他们是在代父母受刑,接受家庭教育失范的惩罚,原本应该是父母需要再教育,结果无辜的孩子成了牺牲品。
有的人口口声声说孩子十七八岁是个成年人了,应该懂事了,可问题是,生命成长到懂事是需要一个过程,更是需要体验的,而这些孩子的家庭让他体验了什么:早期父亲工作忙,孩子的童年时代父亲缺位,加上家里一个焦虑的妈妈,天天看不顺眼,又不能很好的纠正,也听不进其他人的劝导,随着孩子到了学校,各种问题次第暴露,变本加厉,父母更是不淡定了。但依然没有自我反思,还是责怪外部原因,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留言的这位父亲应该是开始觉醒了,意识到孩子的问题首先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自己,但不知道改变怎么发生,这就属于技术性问题了,而一旦观念改变,技术性问题都是可以优化和讨论的。
我为什么创立父母成长营,在头条号开设父母成长课程,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持久的,专业的方式提升父母的生命能量,懂一些沟通技巧,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许多父母经过自我反思和学习之后,发现自己的孩子变了。
其实不是孩子变了,而是你看孩子的角度可能也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