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是抵触情绪减弱,这很好理解。
我们的思维通过在这些神经通路中发送电脉冲来实现内部沟通,众所周知,电流总是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与此类似,我们的大脑偏爱执行习惯,因为它们有现成的路径,也有已知的回报。可是新的行为没有经过实践,存在风险,而且没有建立起神经通路,因此,在这个行为还没有形成坚固的路径时,你必须特意压制平时的行为。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新生的神经通路就会开始成长,总有一天,它能和之前的行为抗衡。
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结论:从生理学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一天成就不了这个过程,也毁灭不了这个过程;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可能会带来问题。如果你真的漏掉了一天,请记住,以后要尽量坚持下去,一天都不要偷懒,因为坚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击并前功尽弃。甚至有人因为不能每天养成习惯,漏掉打卡,没有养成习惯都会造成心理上的愧疚和缺失。或许你真的可能因为偶尔几天的没有养成习惯,慢慢懈怠放弃。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每天4点起床,结果一到休假,彻底放松了几日,就再不会4点起来,因为也没法克服天性爱玩的本质。
大脑的工作原理
大脑是我的一切,华生。身体只是附件而已。
——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擅自把大脑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潜意识部分和意识部分。大脑由许多部分组成,远比这种分法更复杂,但对我们的目的来说,这种分法已经足够了。
请你把接下来的观点渗透到大脑最深处,永久保存在那里,请记住:
重复就是(潜意识)大脑使用的语言。
多重复几遍,就不会忘记。这是最初也是最后一个关于大脑的笑话。
建立习惯是的目标是用重复改变大脑,大脑必定会抗拒,但是假设他们能够给大脑一些回报,所以事实上改变习惯的本质是重复和回报。
潜意识大脑喜欢效率,这就是我们能养成习惯的原因。或许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一步一步加强了重复的频率和反馈的刺激,但是我们总以为会很快陷入想要突破和快速获得的成就,却经常深陷痛苦的渊源,再加上不良情绪的作祟,想要出色的完成一件事,多次重复,而短暂的回报就是,收获的快乐,自我价值的肯定,周遭身份的认同。
当你重复某个行为一段时间后,大脑就能自动完成这个过程了。比起每次都要有意识地进行权衡和选择再决定以同样的方式行动,这种做法更节能。如果你快速地做出了决定,即使你认为自己在主动思考,很可能还是习惯在起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