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不少关于海量阅读教学的文章,谈起海读,滔滔不绝,而经典素读呢,我一直在做着,却甚少写下什么文字,总感觉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同样的经典诗文,素读的方式别具魅力!只用文字,不足以言传,它需要口耳相传,现场聆听,才能知晓。
吟诵令我心动
这次在台州的经典素读训练营,很多老师都是吟诵小白,刚开始接触经典素读。在第一天,大家即为陈琴老师折服,不由自由地跟着吟诵、歌诀乐读。
这样的经典素读,能唤醒我们身体的细胞,跟着律动。
早于七年前,我在东莞松山湖听过陈琴老师的吟诵讲座,便被陈师吸引了,马上学习了几首诗经和古诗吟诵,此后四五年,总会教学生吟诵几首。可是,止于此。当时把陈琴老师的书和音频全买了,但是不够动力去坚持研究。于是,止于玩玩。
某一天,听了陈琴老师的一个讲座录音,其中她讲解了毛泽东《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首诗,陈师的吟诵一起,我的心即揪着,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作诗的心情,眼泪哗哗。这是我人生中少有的被声音触动悲情。
吟诵令我震撼
陈师这一首诗的吟诵带使我不只心动,更多是震憾,让我恍然明白汉字诗词的音韵之情、音韵之美,让我真正为领略诗词不是文字的精炼而已。
陈师谈及《学记》,“中国古代甚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论著”,我只记得在《教育学》这本书中出现过这句话。
及此,我通篇读完《学记》《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这些是我从前想都没想过要接触的,不是陈琴老师和韩兴娥老师的引领,我想象不到小学生也能学经典,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熟读经典诗篇。
读过经典,方为语文老师。
2015年暑假,我终于走入吟诵的正规学习,参加陈琴老师和韩兴娥老师在成都合办了首届经典海读骨干教师成长营。
第一次在书本外近距离接触两位我心目中的偶像,第一次真正学习素读与海读。成长营中我学习了更多的诗文吟诵,也初次体验了陈琴老师所创的歌诀体诵读法,朗朗上口的读书法。
2017年的今天,我再次走进经典素读训练营,还带上五岁不足的孩子。我对素读了解很多,也觉得不懂的更多,孩子对素读全然不知,我只希望给他“磨耳朵”。
有法可依的经典素读
陈琴老师对吟诵和歌诀乐读法的研究走得更远了。这次训练营,格律知识和吟诵技巧教学更细致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对于歌诀乐读,陈师也总结出规律了,可惜我笔记记不上,未能完整,就不摘录于此。
除去技巧教学,陈琴老师更注重口耳相传,不断演示经典素读。
十几年前背诵过的《岳阳楼记》《春江花月夜》《前赤壁赋》《逍遥游》等等名篇,已然陌生,在陈师带领下反复吟诵、歌诀乐读,又变得熟悉。
陈师强调“书读一口气”,用歌诀乐读法连续反复诵读各个名篇,面不改容,声不变。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
之前写过《问君何能尔,记诵也》,感叹陈师在《经典即人生》一书中显露的学问,感悟其学问之深皆是记诵之功。于今现场仍然震撼陈师的诗篇随口而至,记诵之功呀!
扎扎实实读和记吧。
絮叨一番,还未到主题“可怕的经典素读”。这是昨天陈师弟子李海红老师做分享时,我感受到的。
李老师回顾自己弃理从文的几年,教学十几年数学,转教语文三五年,谈及经典素读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几年的实践。
背诵十万字,
读破百部书,
能写千万言。
看似遥不可及的口号,陈琴老师和她的弟子们正实践着。
简单的十五字,已看不到背后的艰辛、激情、坚韧、魅力与威力。
简单的十五字,一再使我着迷,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改变来谈,我又再一次被震撼,甚感可怕。
可怕!让孩子记诵十万字的教师本身也必然已经或者正在努力背诵十万字。
可怕!孩子背下的不只是语文教材,更是经典诗文。翻开《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一年级》,小学中高年级乃至初中才需学习的诗文已被收录至一年级的范本。
一年级范本 一年级范本诗经、增广贤文、世说新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庄子、孙子兵法、幽梦影、菜根谭、幼学琼林等等,这些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接触或通读更遑论记诵的诗文,在经典素读里都是基础。
一位三年级的男生坐我旁边,完全不用看书,拍着拍子全篇背着《前赤壁赋》,太可怕了!
怎样的教学,会让师生一直热情洋溢?
这群记诵十万字的师生,与没有经典素读的师生,并非五十与一百之距离,是零和一的质的差别。
经典素读的魅力太可怕,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无以言表也。
经典素读的威力太可怕,读之诵之记之写之,不可估量也。
经典素读,予心之所属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