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把结论性框架变成过程性框架。
What?
结论是对一个事物做出的论断,它预设这个事物的性质已经固定了。“这是一家小公司”,“你是一个好人”,“我不喜欢看书”,这些就是结论性框架;而过程性框架是在描述状态的流动,比如:“这个公司现在还是一家小公司”,“你做过很多件助人为乐的事情”以及“我工作忙起来就没时间看书”。这两类框架跟前面讲过的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关。
Why?
过程性框架强调了事物变化的可能性,用这种语言表述一件事,会更容易启动成长型思维。
试着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一种是“我永远都在失败,我是一个失败者”,另一种是“我失败的经验又增加了一次。”是不是感觉不太一样?同样是失败,“失败者”的说法让人觉得没有任何转机;而“经验增加”是一种改变,你会觉得,未来还有可能。
How?
怎么把结论性框架变成过程性框架呢?给你两个诀窍。第一个在讲成长型思维的时候提过,就是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多用“暂时”“还没有”这种副词。另一个诀窍就是强调时间。一个人说自己是失败者,我就会问他:“这个想法在这一刻有多强烈呢?”因为强调了“这一刻”,就暗示着他在其他时刻的感受是有可能不一样的。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写,就可以帮助他关注想法的变化轨迹,而不是把“失败”当成自己身上一个固定不变的标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