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丹青演讲后的感想,�个人理解感悟,思想走偏,非老师之过。
1 谁养活艺术家?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有个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艺术史也不例外,那就提出了个问题,谁养活艺术家?
在古代甚至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画作通常是定制的,由国家定制,再到教堂里定制,再到后面的富人定制,就是有雇主向画家定制一幅画,买方提出要求,画家按照雇主的要求来。
到了十九世纪末,印象派开始和法国沙龙的画家,他们靠自己的画挣钱了,这些画是种自我表达,他们也是第一代自由职业画家。
他们通常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作品找不到消费者,就把画作拿到沙龙上去竞选,然后评奖,评上奖的画,就会有人来买。到后期,落选的作品也开始有人买,收藏群体的观念在发生改变。
2 审美表达
当出现自我创作的时候,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前卫的艺术家在当代很难被接受。
收藏家要接受一副作品,只需要一个过程,为此付出漫长的一个代价,因为大众审美往往落后前卫艺术家几十年。
最早印象派的画,用那个时代的审美来看,是未完成的作品,画的太粗糙了,在当代很难被接受。
后印象派梵高在现在如雷贯耳,不在那个时代,连被讨厌的印象派画家都讨厌他,都会回避他,觉得他画得太过分。
下篇我们聊聊梵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