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1a0a430b1b25eb53.png)
法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朱尔斯·贝约尔认为:“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所以想与众不同的话,这有一个好办法。
拖延就是把重要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不好习惯。拖延不是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相关联的理解和想法(认知)、感受(情绪)以及行动(行为)。
所以战胜拖延要从以下三个维度下手:
认知:重新思考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自动负性思维。
情绪:拖延可能来自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应该学会跨越这个障碍。
行为:十有八九会用些小压力或不重要事情替代,因此要控制分心行为。
可以将拖延划分为期限性拖延、个人事务拖延、简单拖延和复杂拖延。改变他们有五步法:
1.觉察:要对自己所想作为警觉和敏锐起来,对你的思考进行再思考,让目标更加清晰,在行动中要始终进行自我调节,增加高效率行为。在拖延模式中,你要善于觉察到自己感受到的压力是什么类型,进行评估。
2.行动:你对你的新想法进行积极的测试,反思你追求积极结果的过程,看它带来哪些观念和情绪上的改变。比如当你在做某件事时,你又有一种分心的冲动,你可以坚持忍受5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
3.调节:调节是认知整合的部分,在这一步中,拖延和高效并列、冲突,你辗转其中。比如你在“明天再做”和“立即行动”中痛苦着,你这时候可以比较这两种方式你各得到了什么,是什么让你推迟的,你检视一下那些借口和理由能带给你什么。
4.接纳自己:你要接受真实的现实是什么,而不是你心中的那个应该是什么,接纳自己能增强你的忍受力。如果拖延了,好吧,那确实是在拖延,不过,能做哪些事让自己好起来呢?如果做了,你学到了什么。
5.自我实现:这是一种类似高峰体验的过程,比如假如你要重新来一次你的人生,你会采取哪些重要行动,你能克服拖延症吗?调节你的思想和行为,你是否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当你克服拖延症时,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