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见了,“拖延”君

再见了,“拖延”君

作者: 松风逸云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22:38 被阅读0次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明日歌》,虽然歌中反复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明明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总喜欢拖到明天,哪怕是随手就能做的小事也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匆忙忙去完成。有人称这是“拖延”。

上次在听徐凤敏老师的课时,她是这样解释拖延的,她说一个人在意识上知道应该按计划,按时完成任务,也有意愿去做,但在启动或完成的过程中表现出拖延行为,并伴随着焦虑情绪或自责情绪。

她还讲到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过于追求完美,对工作信心不足,也可能是认为任务超过自己的能力,为此情绪紧张焦虑,还可能是害怕失败,缺乏自信,产生逃避心理,亦或是职业倦怠,对生活,工作,学习缺乏动力,还有自控能力不强,缺乏时间管理等等。

不知何时,自己开始对学校安排的工作出现了懈怠,并且伴随烦躁情绪,特别是在接到新任务时,能推则推,实在推不掉,做时也是一拖再拖,出现启动困难,心里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明天就开始做,可到了明天算算时间还足够,后天吧,大后天再说吧,反正还有很多时间,急什么呢?有时要在领导的一再催促才去做工作,就这样在拖延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到了最后规定的时间期限,想想工作还没做,或是只做了一小部分,还剩下很多,心里会很着急,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开始工作,于是急匆匆地赶,熬夜加班。有时还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这样的工作质量可想而知,领导的不满意又会影响到自己的自我评价。

这样的拖延慢慢泛化到班级管理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比如,班级某项工作的总结评比展示,以小组量化为例,本来是一周一次评比,及时公示评比结果,表彰优秀,督促后进,可有时会推到两周,一月,甚至是期末,还有可能搁浅此事。再比如发现班里某个学生出现问题,状态不佳,感觉需要和他谈一谈,却迟迟不行动,还找理由说,学生上课紧,任务多,时间总是不凑巧,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事后想起来又埋怨自己不该这样。在自己的学习上也有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参与了一个每日读书打卡和写分享打卡的活动,其中一个要坚持的原则是每天晚上十二点前必须完成打卡任务,否则算挑战失败。我虽然能完成任务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到十一点多才匆匆完成。即使白天我偶尔早点完成了任务,打卡记录也会到晚上发出去。我也知道这样拖延不好,尤其是因拖延误事时更是内疚的不行,自己也曾下决心改过好几次,但老是不知不觉中又犯了。

后来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明白了自己这种想做做不到的心理机制,是潜意识下条件性情绪反应。

原来,在自己刚接触心理学那会儿,领导的一次做法让自己有了误解,产生了不舒服的感受,也使自己的自信心受挫。当学校再给自己分配类似任务时,我的内心是抗拒不乐意接受的,即使被迫接受也是以消极的态度来做,能拖则拖。我们都知道问题,事情不会因为拖延而减少或消失。越是拖延,内心越是紧张焦躁,越往后心理压力越大,到了不得不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思维和行为效率都极低,事情结果很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在拖延中焦虑,在焦虑中又拖延,如此恶性循环。

时间久了,这种负面情绪和任务这个条件情景经过多次联结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是潜意识自动运行的,瞬间发生,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个人无法控制,所以现在只要一有任务,就不由自主地拖延,出现很不舒服的情绪体验。

因为思维和情绪的一致性,人的思维和行动很容易受情绪体验的影响。心情不好了,想法也变得消极悲观。心情积极,思维也积极乐观,而这种情绪下的思维,很多与事实完全不符,就像是自己接到了任务,产生不舒服的条件情绪后,大脑就会涌现出:不想做,做这项任务好烦,时间还早,推推再做等消极念头,这些念头直接导致自己的磨蹭和拖延,并引发焦虑自责,显然,自己接到任务后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条件性情反射,因为这种条件反射是自动运行的,并且是在接到任务这个条件下形成的。消极的条件反射可以在生活中通过联结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我们也可以自己创造条件建立,当看清楚拖延背后的本质后,我对自己进行了自我干预。

回想当时的实际情况,领导这么做也有他的考虑,换个角度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是给自己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我们的领导格局大,视野广,能量高,能遇到这样一个领导也是自己的幸运。想到这些,想想当领导再给自己分配任务时,自己能带着愉悦的情绪欣然接受并快速的启动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自己积极主动,精神饱满,心情愉悦,信心百倍。遇到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我不急,深呼吸,让自己能稳下来很好的调节自己,让自己心情平静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任务。当自己疲惫时,再做几个深呼吸,放松一下自己,继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这种果断利索,积极愉悦的工作状态,自己太喜欢了。也感受到了战胜拖延是件多么美好自律的事。当工作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和表扬,自己内心由衷的高兴。深深体会到了元认知智慧的力量。拥有元认知智慧的自己再面对自己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既能快速启动,又能高效完成,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这种感觉太美好了。

相关文章

  • 再见了,“拖延”君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明日歌》,虽然歌中反复告诫我们要...

  • 拖延君

    01 快乐的时光 小青左手拿着一大把烤牛肉串和豆腐串,右手拎着两个塑料袋,里面分别是香米抹茶红豆热饮和烧仙草,小跑...

  • 再,见了

    我们见过面了 他不像以前的他了 他说我还和从前一样 不太爱说话 还是很害羞 只是沧桑了不少 看着很心疼 很想问我 ...

  • 拖延症?再见了!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工作任务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房间乱得一塌糊涂直到下不去脚,才会想起来整理;脏衣服攒了一大堆,...

  • 再见了,拖延症

    想必大家对拖延症都不陌生吧,本来明天要交的作业或是任务,却总是拖到头天晚上才来熬夜做完;做事时总是频繁打开手机,抖...

  • 你还在拖延?至少我已经开始改变

    文/橙子君 此篇文章结合《拖延心理学》+橙子君自己的经历,告诉你如何改善你的拖延。 作为一个拖延症重症患者,学生时...

  • 创业与赚钱 | 格局决定天花板

    今天见了两位朋友,都比我年长5岁以上,也可称之为前辈 -- F君与X君,上午见了F君,下午则见了X君。与他们的闲聊...

  • 无题

    先生可知小女子有点想你啊! 小女子不才,不知先生心有所属, 此经一别,自是不必再相见了。 牡丹亭,心念君。 君不在...

  • 再拆拖延

    “有时候,我们的大脑需要休息。如果不得不拖延,你也要拖延得恰到好处。 如果需要停下繁重的脑力劳动、休息一下,那就做...

  • 不能再拖延

    寒假时间有一周了,我计划给孩子“列”一个学习计划,只因错过了第一天的公开公布时间,竟一直拖到了今天,不,是拖到了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了,“拖延”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lo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