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尾
01
在大学,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一直很常见,但同学们对此的评论却是褒贬不一。
网友@煎鱼说:
其实,有些东西如果可以细分为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大家,分别完成,是比较容易的。比如,一个人准备PPT演讲,一部分人找资料,一部分人负责做PPT。
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方面,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合理利用资源,能够使个人能力发挥得最大化。
网友@竹子说:
每个人的习惯秉性不同,在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也时常碰撞出有趣的火花。也算是一个交流感情和更进一步认识伙伴的机会。
确实,合作代表着双向的沟通交流,这是一个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激烈碰撞并相互交换的过程。从某种程度而言,它让我们更深层次地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带给我们成长和改变。
但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对分组合作的方式持有不同的观点。
网友@建国后的动物成精了说:
事实上,分配给组员的任务他们大多拖沓到计划时间之后,或者完成得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人直接撂摊子不做。有时候,我身为组长,一个人做了五个人的工作,不划算啊!
@SunDX
实在不是很懂为什么大学作业要分组,是促进合作关系还是纵容了偷奸耍滑?什么都不会的人可以靠着别人的成果得高分,什么都做了的人被说成什么都不会。累人累心无好报。
@一只方啊
其实有点讨厌作业分组做,老师想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意图是好的,但实际操作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碰上喜欢“甩手”的队友。工作的时候,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反正时间多的很”、“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忙”、“玩游戏呢!”,必须找一个一群人有空的时间才能合作。
02
显然,相比于分组合作的优势,其弊端显得更为突出。
“合作定律”说:“一个人花一小时能够完成的任务,两个人合作之后就要花两个小时”。
当原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分配给多个人做的时候,就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力和精神,比如衡量组员之间的工作时间、均匀分配工作任务、整理修改作业等等。
而任务完成的效果也不再完全由自己一人把握,它需要与多个组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态度挂钩。
如果合作分工不明确,反而会导致效率低下,更别提发展合作精神。
俗语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合作人数的多少并不与最后结果的优劣成正比。不合理的合作分工方式,也将会浪费多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就像有些时候,如果队伍当中没有人主动站出来分配工作,那么这项任务通常会拖沓到deadline最后一天才会有人动手去做。
同样的,合作也表示需要同时考虑多人的时间计划安排,就像前文当中举的例子,找到一个统一的空闲时间完成任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然,影响任务结果最致命的因素还是人本身。
一项合格的任务取决于一群人的能力。
当你遇到能力不足的队友,那他的那一部分工作任务自然需要别人来“帮忙”,衡量起来也并不比独立完成节省时间。
遇到能力不够的队友还能安慰自己,“人家尽力了,多做一些也没关系”,最可气的是那些遇到难题就甩手不干,或者完全不做、坐等别人的成果混吃等死的人。
明明有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却偏偏喜欢偷奸耍滑抱别人的大腿。
如果是五个人合作完成的任务,事实上,基本上是被队伍里积极主动的人一人承担。而默默做好人这件事,一旦有了第一次绝对会有第二次。很多时候,第一次主动的人,约定成俗似的成为了他的“本能”。
03
大学小组合作的制度就像是营养丰富、环境适宜的培养皿,滋生了懒惰、懦弱、推卸责任等怪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了别人,期待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有所收获,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别人的成绩带来的喜乐,有些时候一恍惚,还真觉得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合作和分工在许多地方都存在,而在团队中故意拖后腿、拉低团队进度的人也屡见不鲜。
那些人就像是寄生虫,吮吸着别人的时间、精力和汗水,好吃懒做却又异想天开。
真希望我们都不会成为这样无知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