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旅行·在路上生活家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作者: 晚成寄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1:23 被阅读0次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其言出自西汉刘向的《后汉书》,其理论是阐述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哲学思想。而本文断章取摘“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之句,显而易见,其意又有当局者迷的哲理。

人们生活在迷惑至诠释的过程中,有颇多简明的道理,旁人一目了然,而身处当局之人,却在不知觉的情况下产生迷糊。

诚如,在某领域搞学研或搞创作或是某人遇到某件涉及自身的事情时,颇多的当局者便会在狭隘的思维中转悠。在固定事物的逻辑思维中,不会运用跳跃式的思维方式。惯性的思维逻辑让他不能或是不敢采用逆向的脱离自身情感的思维方式,只在迷雾中转来撞去,恰如身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的本来面目。

身在“庐山”的当局者,最容易在旁人看来简单明了的事件中,走不出自身迷雾的框框。就像恋爱中的情侣,逻辑思维的智商为零而自身却不知觉。而这种为零之况的形成,又是由人的天性而促成。当思维展开逻辑步骤时,每一步的推演都牵动自身情感的薄弱区域,而使置身事中的当局之人,不能正确思维事物的真实面目与自身情感区域的纠结,往往深陷在并不复杂的迷团中,而不能自拔。

如斯之况,涉及颇多领或的大多身陷事中的迷茫之人。谓如,书法绘画和写作类的当局者,颇多的作者分不清自身作品的优劣程度,也不知自身作品的水准达到何种等级,因为其评判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唯一的标准便是等待大众的接受与好评,而大众真正的阅读水准又在哪种等级或哪种档次,这是谁也说不清的。

作者欲想弄清自身作品的档次,不用每天眨巴着眼眸查寻阅读量点赞率,只需用同类作品多作比较,便能对自身作品的优劣有大概的明了。

比如散文类作品,本文在此作通俗的比喻,它就像书法作品一样,分为正楷、行书、草书。正楷之文:其表现手法方方正正,叙述事与人围绕一条中心的红线,前后呼应,让读者一目了然。行书之文:其表现手法,断续不连贯情节的始末,叙述中抒情味浓,情感升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草书之文:表达思想感情时,多采用拟人化的、跳跃式的、超现实的、又有诗词韵味的手法,从多个超现实的角度,却又不离主线的,并连贯主线思想手法。

有了这个通俗的分类比喻,或许能帮助你从自身的迷雾中走出来,而这个比喻又不是说草书文章的等级最高、楷书文章的等级最低。是让读者比较同类文章时,找到相同的类型,比较时有个大概的自身评估。若写草书文章时,又不能写过了格,让读者不能领会文章的精要。常言道:草书出了格,神仙认不得。

往往深陷迷糊窘境的当局者,自身并不知觉,就像进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欲想脱离这种智商为零或不闻其香的窘境,唯有先让自身的思维置于事物之外,让正确的逻辑思维不受情感的干扰或走出久沉其中而不知觉的迷惑,到室外呼吸另一天地的新鲜空气,博采众家之长,让自身的根系在肥沃的土壤中伸得更远、扎得更深,才会眼观全盘、耳闻八方。

晚成        文

二零一七年五月二日

相关文章

  • 2020-04-22

    为什么他们不愿理你 播下希望的种子,静候萌芽,守望花开,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理你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也。 为什么有些人让你感觉如沐春风,愿意接近,喜欢深谈?而有...

  •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其言出自西汉刘向的《后汉书》,其理...

  • 闻得鲱鱼忍得臭,憋屈自己扛住骂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一场干货满满的培训 犹如饕餮盛宴 获益良多 ...

  • 闲来无事扎心窝,这些朋友你也有! - 草稿

    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那么,人分为好...

  • 闲来无事扎心窝,这些朋友你也有!

    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那么,人分为好...

  • 简·晚间碎笔续

    古人云,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说句题外话,这个字并不读chou,而是xiu。) 此话道...

  • 环境改变人生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自从读了《小偷和他的母亲》这则寓言...

  • 小教室,大人生!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说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个性...

  • 哈佛大学用7张图告诉你,千万不要和负能量的人做朋友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 一个人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mr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