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老赶
儿子出息了有什么好处?真是让我这个在农村待一辈子的庄稼汉有了新的认知。
我这代哥们四个,我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我二哥在农村生活半辈子,也没娶上老婆,农村称之为跑腿子。
大哥家是两个姑娘,弟弟家也是姑娘,只有我儿女双全,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儿子学习好有出息,考上了大学,算是给我们老赵家光宗耀祖。
儿子大学毕业就和对象去了南方,结婚时算是在家呆了一周,说结婚就要旅游。
旅游回来就说出去挣大钱,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当老人的不能给孩子拖后腿。
村子许多人都羡慕俺,两个女儿在身边,小日子过得也有模有样,算上等家庭吧!大砖房,如今也有了小轿车。
我和老伴儿身体还算硬朗,家里的地种一半儿租出去一半儿,隔三岔五把小园弄一弄,园子里的菜还能出个零花钱。
儿子和儿媳在广州那边大公司上班,俺叫不上名,在广州下面的小县城也买了房子,我和老伴儿除了拿出了八万块钱。
毕竟当老人得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儿媳也不挑这个。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几年,我和老伴儿身体不如从前了,可能也岁数大了。
岁数大就希望孩子们都在跟前,几天看不到都想,更何况儿子一家离这么远。
时间可是真快啊,我大孙子都上三年级了,上次回来时,他才五岁啊。
他们回来一次费用太高,来回车费不算亲戚都得去串个门,所以,现在改成每次视频聊天,过年就视频拜年。
大孙子虎头虎脑,长得就一看就是我们李家人,这几天我儿子说孩子竞赛,视频聊天也不行了。
几天不见孩子我和老伴就想,老伴还攒了一大筐鸡蛋,非要给大孙子送过去。
我一想,我们老两口大半辈子出过远门,既然他们不能回来看我们,那我们就去看他们。
儿子让我们坐飞机,鸡蛋带不了不说,我老伴心脏也不好,最后还是改坐火车,买的是三十六个小时的慢车,是卧铺,睡一觉就到了。
儿子拧不过我,最后妥协了,我和老伴大包小裹地上了火车,是姑爷送我们的。
到了广州就感觉像下火了一样,瞬间满头是汗,儿子带我们喝了一个凉茶,说是怕我们中暑。
然后,就往他住处去,老伴全程抱着鸡蛋,就怕碎了,毕竟给孙子拿地。
我们前脚进屋,儿媳后脚也进了屋,说孩子去补习班了,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
我和老伴一进屋就看到了一墙的奖状,还有几个玻璃的奖杯。
有的时候我都觉得,我这个爷爷太失职了,竟然不知道孙子的大名。
我老伴好信趴在墙上仔细看奖状,“李辛明达”四个大字每张奖状都有,老伴就问我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我看完了,也一脸懵,就在这时儿媳走到跟前:李辛明达是你孙子啊,李是你们李家的李,辛是我家的辛,这名字洋气吧。
我老伴脸色一变看向我,接着恢复平静对我说:名字只是个称呼,不管叫什么还不都是咱的亲孙子。
我第一次发脾气,也是第一次当着儿媳摔东西:我孙子起名这么大的事,你们像看玩笑一样似的。
老伴抓住我的衣角用力扯,我才平复下来,儿子说我是老顽固,我瞪了他一眼:我们明天就走,啥时候把我孙子改成正常的,你们再回家。
儿子和儿媳留我和老伴吃饭,可我气都气饱了,我说:看一眼我大孙子,我们就坐车回去了。
动动小手,留个赞赞呗,感谢你发财的小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