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To B业务开始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大厂的一举一动总像是行业的标杆,阿里钉钉的不断崛起,微信对企业微信的重视和发力,各类中小型企业服务产品开始获得重视,都像是对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们宣告:To B时代正式来临。
面对To B的浪潮,正在To B产品道路上修炼的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To B产品应该为企业做到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To B产品是什么?
To B 就是 To business,To B产品是面向企业或者特定用户群体的商业产品;
To C的需求大部分是基于设计者作为用户之一,发现潜在需求,挖掘用户的价值,推动产品项目落地;
而To B的需求大部分是根据已有的线下操作,将其合理转化为线上操作,提高现有流程效率;
我们会发现所有的To B产品都是在为企业降本提效!
无论是OA,ERP,CRM,还是其他相关的企业服务工具,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业务,无论引入的是哪种高新技术,他们对企业说的都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获取更高收益;
该类产品的重中之重在于功能是否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
再花哨的页面或高级感的体验,也比不上能够正确有效处理流程的win98风格界面;
2、To B的产品设计重点
那么为了到达降本提效的目的,To B的产品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是业务逻辑
To B是针对已有的线下操作进行系统化的过程,若无法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那么企业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因为你的产品而付出额外的工作,所以在产品设计中,深入了解业务逻辑非常重要,只有将功能逻辑梳理清楚,将各项繁杂的人工操作理顺,并将其转化为线上可行的设计,才能最终形成系统化,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而业务逻辑的分析梳理主要通过:详细的业务分析,任务流程记录,深入的用户调研,用户跟踪访谈以及模拟使用场景中存在的各种情况等方法;
所以对To B的产品经理来说,逻辑思维和需求梳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To B产品设计中,规范性和标准性是否存在?
作为产品经理,总是希望自己设计出一个功能后,以后可以复用在各个地方,特别是近些年模块化功能设计理念的兴起,产品功能复用深入人心,所以在做产品设计时都会希望一个功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环境,但是真的能够这样吗?
举个栗子,每个公司都有的报销流程:
提出申请——领导审批——财务审核——提交发票——发放报销款
简单看起来似乎每家公司都是这个流程,但是当你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调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家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不同;
例如,有的公司领导审批只有一层,有的公司要审批三层;
有的公司财务审核到发票提交需要总监审核,有的公司并不需要;
发票的提交还分为线上提交和线下提交;
有的公司发放报销款需要另起流程,有的公司不需要;
……
这是由于ToB的产品路径是由计划好的业务本身决定的,少一步业务就走不下去了,如果你因为自己的产品设计,强行修改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是不会对你的产品买单的;
这样看起来,To B产品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似乎是不存在,但是在经过多次To B产品设计后,我反而从模块化功能设计理念中,找到了To B产品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设计方式:深入底层拆解
也就是不以单一流程作为功能模块划分,而是以流程的分步管理作为模块,通过将流程路径设置和组织架构设置组合为流程管理工具,实现所有流程的灵活配置,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式在oa类产品设计中应是被广泛使用的,用于设计oa系统中最基础的企业流程管理;
3、To B产品在推广/销售需要注意什么?
To B一定要做服务
接触过To B产品的都知道,客户决定是否要购买你的产品,是由流程决定的;
这个流程是指企业内部漫长的比价,压价和审核流程,在C端产品常胜的冲动消费心理在这个漫长的流程中都会被消磨殆尽;
这个流程是甲方公司在常年的工作中累积下来的一套做事准则,它不一定高效也不一定正确,但这个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影响最后的购买与否,所以产品的功能,服务的全面,销售团队的强大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让你的产品卖出去,甚至有的时候,服务可以掩饰产品上的部分不足,而服务是由销售提供的;
有这么一句话:To C做营销,To B做销售
在To B市场,购买者是老板、使用者是管理人员和员工,付款还需要经过财务部门,也就是说至少要过三道门:
第一道门:找老板说清楚产品价值,让老板认可;
第二道门:找员工说清楚怎么使用,通过使用才能看到价值;
第三道门:推动经办人找财务,走付款流程。
这三道门槛分别涉及不同的人,不可能通过营销穿透,只能通过销售行为去驱动,不管是电话销售,还是上门拜访,但总是需要有一个驱动力去促成交易,尤其在国内,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产品,不管是平台产品(如百度)还是企业软件(如用友),都需要销售人员去做地面销售。
最近在体验一款APP的时候也发现,销售的服务在其中起到的极大作用。
APP在产品功能上的部分细节并不完善,有的时候还需要销售或者客服的协助才能继续,翻看APP的相关评价可以发现,大量的用户都表示遇到了这类细节问题,但销售人员的及时跟进和服务质量非常及时,反而获得了口碑和分数。
所以你看,销售的服务在这里掩饰了产品功能细节上的不足,反而助推了产品的售卖和评价。
To B 的商业模式
To B的产品研发周期长,而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长,根据业务形态不同,付费形式分为服务购买(易企秀会员,saas平台),功能购买(软件功能付费),独立部署(软件安装与维护),定制化付费等等;
每一种付费方式和定价模式只有经过对本身产品的深入分析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进行说明。
4、总结
两年前,从To C产品经理转为To B产品经理,这两年中磕磕绊绊的成长让我看到了To B产品的这片蓝色海洋;
也许它不像C端产品一样,会一夜爆火,拥有海量用户的成就感,但想到每一步产品设计能够为整个业务提高1%的效率,也总会心怀安慰,希望自己能够作出更加高效有用的产品。
参考文献:
* 《从概念到业务来看 To B 和 To C 产品区别在哪?》https://www.cnblogs.com/xuyatao/p/7525052.html
* 《谈To B产品路径逻辑:To B产品的核心本质到底是什么?》http://news.west.cn/18619.html
* 《To B 和 To C 商业思维模式差异》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69cc90102w4ry.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