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如何说再见?

作者: 怡记 | 来源:发表于2015-10-17 18:45 被阅读6028次

                                     

    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的分享方式

    在简书首页上,怡记看到了“楼房遇落地窗”写的一篇文章——《再见,朋友圈》,感慨良多。

    于是开始翻阅自己的朋友圈,翻了好久好久,才翻到第一页。

    原来,朋友圈记录了那么多

    原来,朋友圈帮我记录了那么多的故事——连我自己也记不起的故事。

    原来,我曾经连续一个月每天不间断地打羽毛球,梦里都是在出臭汗。

    原来,我曾经连续几个月都在不断发公司的宣传,被所有人认为是工作狂!

    原来,那段晚归的日子,总有人给我留好一碗汤、一碟菜、一碗饭。

    原来,曾经有人牵着我的手一起看浪奔浪流,花开花谢。

    原来,现在的那件皱巴巴的衣服穿在曾经的我身上,是那么的好看。

    原来,我还曾经帮毕业于北大MBA的大学室友征过婚!而现在却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和她通过话。

    原来,我听过那么多的讲座,拆过那么多的书。

    原来,那时的他(她)还是我的微信好友,我们互相调侃,留下一个个表情,而现在早已互相删除!

    我的第一条朋友圈,发于2013年2月4日,广州沙面环球照相馆。最近一条朋友圈,发于今天,终端店长培训。

    每一条朋友圈,都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故事或心情,无论分组与否,呈现的始终是最真实的我。它比微博时的我真实,也比微博时的我有勇气。

    关于朋友圈,困惑与思考

    曾经,我也因为朋友圈而产生过不少困惑。

    首先是朋友圈该发什么不该发什么的问题。

    由于发公司的宣传较多,导致我的朋友圈被一些朋友屏蔽。

    而其后我转变成为以自己的分享为主,包括我的电台、我的日常、我的片言只语,可是又被一些朋友善意提醒,不要过多地暴露自己的情况,特别是心情。他们说,别人特别是领导会从朋友圈看到我的情绪,对我有想法,建议我以后不要再发自己的电台,不要再发自己的事情,只转发一些链接就好了!

    还有朋友说,我总发那么多个人爱好的东西,会被同事认为你很“闲”,不如在加班的时候对着电脑拍一张图,发一句:“夜深了,只有一杯咖啡,一部电脑相伴,加班的狗,也是狗。”

    哦,那不是我。

    真实的我,比较文静,不爱说话,有许多需要在后台来表达,而微信朋友圈,就是我的后台,在这里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我当然可以为了别人的好评而去设计每一条朋友圈,但是这样虚伪、功利的呈现,对于未来的我,有什么意义么?

    把自己隐藏起来,只说一些取悦别人的话或图,发一些永远正确的鸡汤和诸如万达工作法、华为危机感的链接,固然会让别人觉得我很有正能量,很爱学习。可是那个真实的我呢,那个需要被他人了解的,那个需要找存在感的我呢,在哪里呢?

    我不能单单为了取悦别人而只发“正确”的朋友圈,我需要真实的呈现。

    当然,这种呈现是有限度的,就是不能对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风险。

    其次,是朋友圈该屏蔽谁和怎么分组的问题。

    微信有屏蔽朋友圈和分组的功能。我曾有过一次被朋友屏蔽的经历,经了解,知道其所屏蔽的仅是我一人,于是与之迅速翻脸。——我可以理解把朋友圈当日记给自己或少数几个人看的朋友,也可以理解对于尚不熟悉的人采取屏蔽,但是绝对不能接受我所认为的朋友针对于我的屏蔽,普通同事除外。

    我对你敞开,但你却关上你自己的门。SORRY,我不仅仅要屏蔽掉你,而且必须删掉你并拉黑你。如果确实事出有因,而你也在意我这位朋友,我相信你总会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对于我来说,我的朋友圈也会屏蔽许多人。卖广告过多的,只是偶尔业务来往的,不熟悉的人,互加微信后少有互动的人,感觉不可靠的人。

    因为,我每一条朋友圈都非常真实,也会涉及到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行动轨迹,只在安全的状态下分享。而与我不甚相关的人,其实是没有必要了解我太多的,因此我会对这部分人采取屏蔽。

    另一个是朋友圈的分组问题。我的朋友圈分了很多组,但是很少会用上这个功能。一是是新朋友不断增加,难以把每个人都分进一个组。二是懒,实在懒得每一条都去想着该给什么人看不给什么人看。

    但是,有一种情况,我一定是会使用分组的,那就是,想和一个人或某几个说话,但是又担心直接交流带来的各种后果。我就会把这个人或某几个人单独放在一个组,发朋友圈,看到与否,就随天意。

    最后,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朋友圈带来的时间消耗问题。

    朋友圈把我们绑成了手机控,侵蚀着我们的时间,考验着我们的节制能力。有的时候,我们总想看看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又想向别人展示自己是多么地有见地有想法,于是不停地刷朋友圈。

    我也曾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于是在通用里停用了朋友圈,并把近千名微信好友逐一屏蔽,持续了两周。但是后来朋友告诉我,其实我的分享很不错,希望可以继续从我的朋友圈看到这些分享。又有朋友告诉我,停用朋友圈不实际,控制欲望才是重点,只要你正确地看待朋友圈,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分享和记录的方式,我们就不会那么困扰。

    所言极是。于是我把屏蔽掉的好友再次恢复,朋友圈也取消了停用。

    曾经短暂地关闭过朋友圈

    用物理的方法,停用朋友圈或屏蔽掉好友,只是比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

    真正的方法,是我们有了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理解了朋友圈只是个手段而非生活的根本。要对之说出再见的,不是朋友圈,而是我们那一颗不安定的心。

    无论是否要和朋友圈说再见,我都会记得朋友圈曾经给我带来的美好,也会怀念朋友圈里,那一个曾经的我与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公爵海恩庭斯:所以,绝大多数刷朋友圈的人,都是有着大把时间浪费挥霍的平庸无聊之人。
      • 公爵海恩庭斯:孔雀型的人离不开朋友圈,哪怕他口头上说了一万次要离开。然而,马云、马化腾、周鸿祎这种人每天又会花多少秒来刷朋友圈?
      • 人土土李:朋友圈成了累赘,各种情绪都随着朋友圈变化。尤其里面若是有珍惜的人,就盼着他能回复或者点赞。发朋友圈的状态变成了等待的状态,等出了无穷无尽的焦虑。退出帐号,有想说的话或者思考的问题,用笔记在本子上吧,控制点开微信的欲望,会慢慢平静下来。
      • 怡记:被你发现了
      • _简77:原来是跑步群的跑友呢~😊
      • 心晴Caitlin:感受是相似的~
      • vivodo:你所有的困惑,原来和我一样。后来想明白了,我的朋友圈是我的地盘,我爱怎么发怎么发,我开心就好。当然,也不是全部无所顾忌,总之,只是想更真实地呈现自我
        怡记:@9f9bc913b0a5 是的
      • 朽木不可雕:分组做法相似~
        是啊控制欲望才是重点,每天只在几个固定的时间看看朋友们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 3918ee92fb03:卸载可破
      • 670fab71e245:最近貌似都在说朋友圈,不过我也是其中一个,其实刚开始玩也是记录一些自己平常的心情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现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是时候屏蔽一段时间~也不必再见
      • 47a9e4c5c960:把朋友圈当作生活的随身笔记,记下一些回忆
      • e385580de9bc:已经很少发了,因为无法全然释放情绪。
      • 66807887cb04:少有的理性
      • 0324db77057c:不发朋友圈最好,不用如此纠结!我就很少发!
      • 86d91a0dbc40:对,现在都是手机控,尝试这少用!已经卸载了!你跑步嘛?悦跑也是这个昵称?!
        86d91a0dbc40: @怡记 已加
        怡记:@繁夏 跑步啊 ,不过是刚注册悦跑圈,id 10642939
      • 34ba50313989:朋友圈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五味俱全
      • a98b23e26769:哈哈。看或不看都随自己,又何必关闭。关闭朋友圈,说明你还是骚动或者不成熟。
      • 向日葵也会没心没肺:这种点赞,和评论,难道不是另一个朋友圈。。。?
        怡记:@向日葵也会没心没肺 我也是这么想的
      • 眺望远方:现在你又来这里刷存在感了,,😄
        怡记:@眺望远方 就是
      • 眺望远方:好喜欢😍
      • 一只桃乐丝:一心做低头党,不知错过了身边多少美好的东西。
      • 不吃鸡蛋:发现自己真的成了手机控,一会儿不刷朋友圈就难受,肿么办😔
        de7a9111b723:@不吃鸡蛋 你可以换个功能简单的手机试试(没有微信什么的非智能手机)你会发现离不开手机是建立在有手机的基础上,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有没有都无所谓😊
        怡记:@不吃鸡蛋 接纳自己
      • 爱唠叨的唠唠叨叨:喜欢评论里的那句关闭的是自己不安定的心
      • 怡记:朋友圈,不必说再见
      • 星星与:我本想记录着朋友圈的弊端对我的影响⋯让自己不要总把时间浪费在里面⋯好像很多人都心情也都是这样⋯⋯谢谢你把这一切具体化了⋯让我同样有感触⋯要再见的不是朋友圈⋯而是自己那颗不安定的心⋯
        怡记:@楼房遇落地窗 受你启发写的,写得好赶,希望大家多交流。
      • 刘浩凌:支持原创,欢迎回访
        怡记:@刘浩凌 好的

      本文标题:朋友圈,如何说再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sa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