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庄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种形式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庄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种形式

作者: 剑惊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23:45 被阅读0次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后,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

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做连璧,星辰做珠玉,万物当作我的殉葬品,给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珍贵丰厚吗?何必要再破费钱财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之类的东西啄食先生。

庄子:在天上被乌鸦、老鹰啄食,在地下被蚂蚁吃,你们从乌鸦老鹰嘴里抢食,然后交给蚂蚁们,这是何其偏心啊。

原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杂篇·列御寇》

评析:庄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相互争霸,百姓的生活始终处于动乱之中。

这种生命安全随时面临着威胁的时代,像老子、庄子和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们,都对生死这个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孔子

其中孔子认为,与其去担心死后如何,不如专注眼下,尽心尽力过好自己当前的日子。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2、老子

老子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阶段,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生,却因为自己不爱惜身体,导致短命的人又占十分之三。

《道德经·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庄子

庄子的生死观与孔子、老子相比,又有所不同,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庄子·外篇·至乐》: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 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在庄子心中,一开始世间并没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只是后来,天地间产生了气,气又演变成了形骸、生命和死亡。

这种生命的演变关系,就如同春秋冬夏四时的运行规律一样,是由一种生命形态到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转换关系。

所以,庄子的生死观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开始。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相关文章

  •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庄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种形式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后,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 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

  • 新官学

    老子和庄子的东西,启蒙性是比儒家的东西还要大的,因为孔子已经定位在人了,可是老子和庄子是定位在天,天本身是比较接近...

  • 《庄子》杂谈: 超越死亡的快乐

    无为才快乐。 庄子认为,生死就像四季变化一样自然,因此,对于死亡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在《庄子·养生主》,秦佚谈到老子...

  • 孔子与老子

    最大的礼貌, 不拘形式。 有一次孔子去见庄子的老师老子。 孔子是礼的化身;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形式主义的人,这世界还从...

  • 戏说儒道(Ⅲ)

    说过了老子和孔子,我今天想谈谈庄子,一谈起庄子,大家一定会想起逍遥、齐物、避世以及老子的后继者等等。他的想象...

  • 20 学习庄子的天道观念

    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

  • 《庄子》学习笔记88

    庄子如何看待生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

  • 比看破红尘更高明的,是看透红尘

    《庄子》有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对庄子的行为十分不解,庄子又解释说,生命和死亡与四...

  • 论《老子庄子孔子》

    老子看透了宇宙,出关入道去了。 庄子看透了社会,四处逍遥去了。 孔子看透了人性,从不著书立传。 摘自《三非先生...

  •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

    老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政治宽松,民众淳朴。 想到,要是领导真的能这样多好。 制度少一些,工作氛围愉快一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庄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种形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uc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