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指有智慧的人对整个宇宙规律的把握。后天发育(眼耳鼻舌身意)局限于只能认识世界的一部分,大智慧者开发出后天能力之外、背后的能力。
一个证悟了的人不用通过眼睛、透过窗户去看就能领悟到天道,天道即宇宙的规律。
其出弥远:一个人如果没有开启先天的能力,而是靠后天的认知器官去认识道,往往越是不能把握真理,或者离真理越来越远。
其知弥少:圣人超越了后天器官的束缚能够开启出先天的智慧去提正感受真理。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真正证悟了的人,不是简单的靠后天的能力认知世界,而是开启先天的智慧。
不见而名:证悟之人,不是从表象上去认识世界,道要显现出来,才能知道。层次高的人能直接把握真理。
收获:大智慧之人不被后天认知能力束缚,能够开发出先天的认知能力,他们不妄为不被欲望偏见,牵引、束缚。而是能够随顺着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本来的状态,成就一番事业。
2.致良知学习第二十六天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慈悲、去私欲、自省、利他、自律,有良知的印证者。
听博仁老师导读、听鑫漫老师点评责善、最后自己用心去读原文。
前两项是铺垫,是疏通我心灵的沟渠,当逐字逐句读完原文,一股清泉在心中汩汩流淌,沁入我的心田。
对原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
我们与圣人的区别就在于如何面对自身的过错。如同一面镜子时时照射着内心,引领我前行。
改过是我每天的功课,看自己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行动。究竟只是想想“我要改过”,还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这取决于我们本心的念头。当初听博仁老师说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发现错误当即改过。我是这么做的,只是还不曾理解老师的初心。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内心为自己“追捕”,这句话在我的心里扎了根,看似简单的文字,是我改变心念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