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深度,你能看多远往往意味着你可以走向多远的可能。本文就以一个超短的老故事来解读人与人认知能力的差别和认知能力如何改变自己。
1.三个石匠的故事
有三个石匠在打石头。有个路人经过,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打石头,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光芒,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故事本身就是这样。你可以从中认知到什么?这三个石匠的认知能力孰高孰低?
2.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从本质上讲是维度问题,有的人是点状思维,就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点。有的人是线性思维,可以看到一条线上的历史和未来,可以串联其他的点。有的人是平面思维,可以看到一个平面内很多点,形成网格化认知。有的人是立体思维,可以寻找到空间中的很多点,形成透视型认知。有的人可以站到上帝的视角,看到一个层级包含一个层级,形成时空延展型思维,如同套娃。
我们回到三个石匠这个故事。三个石匠在打石头,第一个石匠和第二个石匠都是点状思维,只能看到打石头本身。第三个石匠是立体思维,把打石头放到建造大教堂立体透视空间去思考了。所以,三个石匠的认知会导致终极效果大相径庭。
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是系统认知的第一个要点,也是套娃理论的基础认知。这个要点告诉我们,分析一个系统,不能只分析部分,还要分析它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连接指向的目标。部分、连接和目标,这是分析系统的三个着眼点。这三个着眼点就是套娃理论,部分是一个套,上帝之手就是连接,空间的扩大就是目标。
从三个石匠的故事可以看出,第三个石匠的认知能力最高,他可以成为教堂中最称职的石匠。第一个石匠会马马虎虎完成任务,第二个石匠有可能让人担忧,他的连接目标不对,不是连接了下一个更大的套娃,而是在连接自己的妆容。如果都是第一个石匠,可能形成一个部分之和等于总体的局面,造一个普通教堂;如果都是第二个石匠,可能形成一个部分之和小于总体的局面,造一个不伦不类的教堂;如果都是第三个石匠,可能形成一个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局面,建造绝世经典。
所以,真正找到规律的认知,会形成部分之和大于整体。
4.要在整体中理解部分
我刚才讲了系统思考的第一个要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这个要点,我们可以推导出来第二个要点:要在整体之中理解部分。
比如,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中的员工是一个部分。如果一个员工表现不好,你不能只在这个员工的层面来分析。你要在整体之中理解部分,就是说,你要把这个员工放到更大的系统之中来分析:是他跟其他部分的连接有问题吗?如果是连接有问题,是不是由更大范围的因素引起的,比如企业制度?
再回到三个石匠的故事。要在整体之中理解部分,就是说,我们要把三个石匠放到系统之中去理解。这时候你可能发现,第三个石匠最让人放心。因为他知道整体的目标是什么,是建造一座大教堂。他尽管只是一个部分,但是他把整体的目标放在心中,他就会让自己的个人目标符合整体目标的要求。
在整体中理解部分,你有没有触及到灵魂?是不是觉得自己常常做到自己最好却得不到认同?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今天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了。假如在单位,你处在部门 ,你把自己的部门业绩搞的超好,却得不到领导和兄弟部门的认同,因为你鹤立鸡群啦!或者你的突兀并不能促进单位整体利益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