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模式有助于产品设计者为习惯养成类技术设定一个初始标准,还有助于从现有产品的习惯养成潜能中发现隐性的弱点。开发一款习惯养成类产品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并不断进行实验。如何来衡量产品在创建用户习惯的过程中的有效性呢?
习惯测试
基于精益创业运动所提倡的“建造-评估-学习”的方式,习惯测试可以为习惯养成类产品设计提供深刻见解和随时备用的数据。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用户
- 哪些人是产品的习惯忠实用户?
- 忠实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频率应该是多少?
- 深入专研这些数字,确认有多少以及哪些类型的用户满足这一条件;
- 利用人口特性分析对用户行为在未来产品迭代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衡量。
第二步:分析用户行为
通过第一步已确定了一些满足习惯用户标准的用户,数量控制在5%左右。
- 如果至少有5%的用户认为你的产品的价值还不够大,他们对产品的使用频率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就说明你对用户判断有误,或者你的产品需要重新设计;
- 如果超过了5%,接下来就是分析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搞清楚产品吸引他们的原因是什么。
- 不同用户和产品进行互动的方式略有不同,每个用户使用产品的方式会带有各自独特的印记;用户行为有助于建立一种可识别的用户模式,例如用户的来源、用户注册时所做得决定、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好友数量等;需要在其中找到一条“习惯路径”,即你最忠实的用户共同具有的一系列相似行为。
比如,Twitter在成立初期发现,只要新用户关注的其他用户人数达到30,极大地增加他们今后继续使用网站的可能性。
- 每个产品的忠实用户都有一套不同的行为模式,只要找到习惯路径,就可以确认哪些行为对培养忠实用户至关重要。
第三步:改进产品
找到了习惯路径之后,对产品有了新的见解,将注意力重新回到产品上,要想办法推动新用户朝着忠实用户所采取的习惯路径前进。这一过程可能包含注册渠道更新、内容变更、功能去除或现有功能增强。
习惯测试时一个可利用每一项新功能和产品迭代加以实施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按用户的共同特点对其进行分组,将其行为和习惯用户进行对比,从而可以有效指导改进产品。
寻找机会
习惯测试要求产品设计者用一款现有产品进行测试,然而,到哪里才有可能为新技术方案找到成熟的习惯养成经验呢?
自身体验
对于一款新产品,如果设计者本人愿意使用该产品,并相信该产品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该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寻找新机会的第一步就是照镜子,通过研究自己的需求有可能带来非凡的发现和全新的思路,因为设计者至少会和一个用户-他自己-始终保持直接沟通。
在使用已有的产品时,发现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和自己所需要的解决方案之间存在的差异,仔细反思可以发现一些开发习惯养成类产品的机会,不断问自己:
- 为什么有些事情要做?
- 为什么有的不要做?
- 怎样才能让这些任务变得更简单或更有价值?
新生行为
很多习惯养成类产品一开始都被看作“维生素”,即可有可无的产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维生素”通过出色的解痒或镇痛疗效成为人人必备的“止痛药”。很多突破性技术和公司,比如电话、飞机、互联网、Facebook等,一开始都被评论家们当作玩具嗤之以鼻。在早期用户当中寻找新生行为模式往往可以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商业机会。
促成性技术
只要新技术突然之间使得某一行为变得更轻松容易,新的机会就诞生了。通常情况下,创建新基础设施会催生出许多意料之外的方式,令其他行为变得更简单或更有价值。比如,互联网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冷战期间受美国政府委托创建的基础设施。在某些领域中,新技术会令上瘾模式中的循环速度更快,次数更频繁,过程更有价值,找到这些领域就相当于找到了开发新的习惯养成类产品的绝好机会。
界面更改
有时技术变化并非必要,通过确定不断发生变化的用户交互与创建新的日常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每当人与技术的互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绝佳机会等待你去把握。界面更改令各种行为突然之间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当完成一项行为需要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少时,该产品的应用量就会呈爆炸式增长。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诞生、Google对搜索界面的简化和Facebook对在线社交互动方式的简化。
总结
上瘾模式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来过滤掉习惯养成潜能低的糟糕思路,可被当成一个框架去确定现有产品的改进空间,通过确定用户、分析用户行为和改进产品这三个习惯测试过程,不断地迭代提升产品体验;从自身产品体验、新生行为、促成性技术和界面更改等多个方面来寻找产品发展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