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记得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
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从这本书中,我可以感受到,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的一生,这也可以解释为人的社会性形成的一生。战胜自卑,就是战胜自我,不断摆脱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
我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那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一个人一般并不了解他的生活目标的真实意义,它常常是潜意识的,但个人却能借此产生一种动力和优越感。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逐渐形成更大的自卑,以至于一事无成,并且极易产生病态心理。
对于这种心理我们要做的是第一,澄清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缺陷,人无完人,不能只看见自己的不足,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能一味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比较,这样容易产生自卑感。
第二,培养自信心。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自信和勇气,树立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对抗自卑,战胜自卑。
第三,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有了别人的点评我们才会更好的了解自己,才能够不断改正,不断进取,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虽然,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对于自卑这一心理,虽然对于每一种心里我们都应该有肯定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挫折,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是不优秀的,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一心态,调整好心态去克服。
但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每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每个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克服自卑感,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所以特别是培养儿童时,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生活,从而使他们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全书的核心在于“合作”二字,包括婚姻也被归为一种合作。
在阿弗雷德.阿德勒看来,许多问题都是出在“不愿合作、不懂合作”上,包括罪犯及各式各样的精神病人的诞生。
虽然没有指明具体如何合作的方法,但一直在传授学会与人合作的观念,包括自身对他人及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并非是教条式的讲话,而是心甘情愿、并能使自己从中获益的途径。
作者提到不愿合作时总是问“为什么我要这样做?我能从中得到什么?生活能给我什么?”却不是想着“我能提供什么?能帮助他人什么?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前一种思维方式很容易使人变得“对他人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从而走入死胡同。而后一种却能因自己的贡献使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愉悦。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
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作为人类一员,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奉献生活。奉献就意味着牺牲,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却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阿德勒对生活意义的诠释,只是从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为的是使他的病人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走出空虚孤独的旋涡。人活着仅靠积极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应有正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但从构建健康人生的角度讲,阿德勒的观点是科学的。
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能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信心,取得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