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丨大胯
写在前面的话
相信你和我一样,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不敢”或者“羞于”和别人谈“钱”。
谈“事情”没问题,但是一旦谈到“钱”,便会不敢或者羞于维护自己的利益。
甚至会错误地认为:
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不道德的行为。
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演变为:
在家庭、朋友和职场上处于弱势,会被贴上“老实人”的标签,最终极有可能留在或者被拖入职场的底层。
我们也不希望这样,但问题是:
究竟怎样正确地“和别人谈钱”?
正文
1.给自己一个“缓冲区”
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对方想让你白白帮他干活;
- 你心里也知道他是这么想的,很想拒绝他;
- 但是,当你一开口的时候,就下意识地答应了对方;
- 然后,你觉得自己特傻,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还会重复地“傻下去”。
如果认真分析自己的这种行为,就会发现:
- 你自己是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的,因为你知道自己想拒绝他;
- 但是,最终大脑选择“答应他”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下意识的结果;
- 对于无理要求,人们在不是面对面的情况下,更容易拒绝别人。
所以,解决方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 当着别人的面的时候,不要轻易说出“OK”、“好的”、“行”这类“顺口答应”的敏感词语;
- 当别人想让你白干活或者其他无理要求时,应该说出(甚至要背下来)这句话:“这件事很重要,我回去认真想一想再给你答复。”
- 回去的时候,在理性权衡之后,通过微信或者邮件的方式,拒绝对方,并抱以“时间或精力不允许”的“歉意”。
你还可能会问:
如果我加入一个新的朋友圈子、职场或者商业圈,我没有资源和关系,别人如果找我做事情怎么办?我要不要为别人做一些免费的事情?
答案是:要。
因为:
- 新环境找到新朋友很重要;
- 更重要的是找到有资源的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 免费帮助别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之后和别人换取获资源或者财富;
- 如果对方总是向你索取免费的帮助,就要用上文提到的“我要回去想一想再答复”的方法拒绝。
这时不要担心关系的破裂,因为:
- 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对方对你来说就是“薅你羊毛的无价值消费者”;
- 作为人际关系来讲,对方就是“假朋友”。
但是可能被我们误解的是:
-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势利眼”;
- 人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薅羊毛,正确的做法是进行“资源或价值交换”,而不是被对方“恶意赊账”;
- 老同学、老朋友,你可以多送几次“免费帮助”,但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值得你对他永远毫无理由地免费。
2.“对私”但“不对公”
你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 你的一位特别好的朋友在某企业工作,某天他以公司的身份来找到你,付费请你帮忙;
朋友说明了来意之后,让你开个价,在你确实给他开了一个“友情价”之后。
朋友的回复如果是:“好贵啊!”
请注意:
- 你之前开出的“友情价”,确实是你看在你们的交情上,打完折之后的便宜价格;
- 对方说出“好贵啊!”,代表对方认为自己站在了公司的立场上,想要压价,情理上来讲这种做法并没有错。
但是,被我们忽略的是:
对方把“你对他们公司的服务”混淆成了“你对他的交情”,从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如果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当对方说出“好贵啊!”之后,你可以这么回复对方:
- 你说:“我原本以为我们两人的交情,你应该站在我这边呢。”
- 对方肯定会有点懵圈。
- 你接着说:“我的服务价格高,你应该替我高兴才对。”
- 你继续说:“我们两人是朋友,但是这是我为你的公司提供服务。我同样也不能破坏我的公司给我的定价。我建议你去为我申请更多的预算,你的上司会因为你和更有价值的服务者之间有交情,而对你评价更高。”
- 最后你说:“反过来,如果你动用私人的交情来压价,用很便宜的价格请来了自己的朋友,领导会觉得理所应当,你反而没有太多的功劳了。所以,你来找我谈合作,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够帮助你在领导面前有更高的评价。”
你和他用这种方式谈钱的目的是让对方明白:
- 作为公司的雇员,他的确应该对你压价;
- 但是,对于他个人来说,他应该做的是保证你的价格,让公司多花一点钱,获取更好的服务,从而让他自己在公司评价更高。
这并不是阴谋论,相反,我们应该明确的是:
- 遇到私人和公司交叉情况出现,如果对方不是公司老板,跟对方谈钱,应该“帮私不帮公”,一定不能为对方公司白干活;
- 和你有交情还帮着公司压你价格的人,即使你妥协了,对方也不会觉得欠了你的人情,因为从源头上讲,对方采取的反而是“帮公不帮私”的策略。
3.明确“利益”和“道德”的关系
相信很多人都一样,从小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
- 谈论利益不道德,谈论感情才道德。
但现实是:
谈钱不一定伤感情,但是谈感情一定“伤钱”。
深挖一点会发现:
我们极其容易被“我要大方”的思维绑架。
最后造成的结果是:
- 我们假装慷慨,却被宣称“你要大方”的人占尽了便宜;
- 我们在没有明确“利益”和“道德”的关系的情况下,变成了“老实人”。
如果你反过来思考会发现:
- 那些“大方”的人,反而没有什么高质量的朋友,因为他们总是表现出“自己随时有空”,这是“低自尊”的表现;
- 那些“过分大方”的人,却会让周围的人感觉到恐惧: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总觉得他在憋大招,容易给周围人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你应该见到过一些“假大方”的人,他们给自己背负太多因为“假大方”带来的负担。
如果你去认真研究会发现:
他们的家庭关系大多不太和谐。
因为,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太多的负担,必然会导致他在其他方面降低投入。
从而,这些“假大方”的人很容易伤害自己的家人,让最支持自己的人感情受损。
如果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关心自己的家人,反而去关心外边的人,他们自己的“生活基本面”很容易崩塌。
最后,你会发现这些“假大方”的人大多的表现是:
在外慈眉善目,好好先生;家中暴跳如雷,无法沟通。
这算是“老实人”当中最极端的典型。
写在最后的话
可能你会说:有的人在外边既不和人谈钱,也不伤害家庭,他把一切都扛下来了,那他算不算条汉子呢?
最后的事实是:
他这不是汉子,是傻子。
因为:
-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处事方式会传播开来,那些准备蹭他活、讨他便宜人会闻讯而来;
- 他的一切业余时间会被这些人占满;
- 总会有一天他会崩溃,剩下的只是悲鸣。
熊太行曾经说过一句话:
忽视自己利益的人,即使你的出发点再善良,也会被不知体恤的人看做是自轻自贱的人。
也就是变成了“低自尊”的人。
“低自尊”的人,永远不会有什么高质量的朋友了。
所以,你应该向周边传递的信息是:
- 我很善良;
- 我不好欺负;
- 我很宽容;
- 我是一个边界很清晰的人。
祝近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