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斤两

作者: 文川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10:50 被阅读75次

              随笔:文人的斤两

                                游生忠

          我国民间有一种简易的算命方法叫称命重。有的人一二两,有的五六两,高的八九量。相对而言,命更重的人,福气更大。但是,人的作为跟斤两关系不是成正比的,有的人命重才一二两却可以当皇帝。

            我忽然由此联想起文人的问题。

    文人以作品说话,作品可以掂量出文人的斤两。

            文人级别有大小,有国家和地方的。文人也可以分出大师级,一二三四五等级。但是,不是级别越高斤两就越重,有的虽然级别高,来源有各种关系,不一定能够名副其实,也不一定比普通作家的水平高。因为作家受到身体和命运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作家创作出一些好作品之后,从此江淹才尽;有的过了若干之后重新名振天下;有些地方或民间的作家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甚至杰作。这些现象是不稀奇的。

            那么,作品的斤两又是如何看的呢?最关键点在于作品所描写或者反映出的深度、广度、力度。这些是由作者自身的格局决定的。格局有大中小几等,作者的格局大,成就也大。文学作品的格局,由作者的才华、气质、思想境界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水平组合构成。作品的格局大小不是以篇幅长短而论,而是看其内涵的大小,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篇幅不长,却成为近百年来流传最广,至今依然深受人们喜爱,经常谈起的话题;再如: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陆文夫的小说《井》,高晓声的小说《陈焕生进城》《青天在上》,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等等。相对而言,在文学领域长篇小说的分量要比其他体裁厚重,最能够分辨出一个作家文学的成就大小。现代以来,中外文学综合类的大奖都是以长篇小说为文学作品的重头。实际上,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斤两与价值,秤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砣。格局大的作品斤两重,其影响力从范围可以分为全国的,地区的;从时效可以分为某个年代时期的,长久深远的。人生不易,一个作家、诗人,一生中能够有一二篇首作品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那些被后世称为经典的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金子,沉甸甸而永远闪烁着光芒。

            文学范畴比较广,各个方面都有典型的代表人物,古代的屈原、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现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都可以列为大师级作家……他们的作品格局大,具有举世瞩目的深远影响。

            文人的格局从作品可以看出。阅读一下苏氏父子三人的作品,通过全面纵横的比较可以看出苏轼的作品水平比他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高得多。

            对于格局,我曾经有一个比拟:木匠有只会做家具的细木师傅,有能够盖房屋的大木师傅。大木师傅,既要会设计,具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又能够精雕细刻。当然,同样是一个等级师傅水平有高有低,档次不同。同理,文人也一样,同体同题的作品,不同的人作品中所体现的水平各有千秋,有的平分秋色,有的相差无几,也有的悬殊比较大。其中,高低深浅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为作者的思想格局所左右。想当将军的与只想当一个普通士兵的胸襟哪里会一样?本来没有多少深文化修养而附庸风雅的官商与有深厚文学修养和底蕴的诗人哪里可以同曰而语?鼠肚鸡肠者与宽宏大量者怎比?习惯于低吟浅唱者,绝对没有办法唱起高亢响亮的大江东去歌曲……

            当今社会的文学繁荣,文人满天下,作品浩若烟海。我国目前的文坛,散文、诗歌界等都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人物,诗词界尚有蔡厚示、林从龙等,小说界也有几个值得推敲的人物。莫言虽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不够严肃,色情太重,迎合西方人口味可以,不能真正代表我国的文学;贾平凹的作品虽多,缺乏深度;王安忆自小说《长恨歌》之后,没有更深厚的作品;阿来,余华等作品影响还不是太大……我以为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还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陈忠实的《白鹿原》影响比较深广,斤两重于同一代其他的作品。

            现在属于多元化的时代,在长期和平安乐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网络又给人们带来了各种欢乐,没有以前任何时代人们的各种压力,许多文人心灵空虚,浮躁,他们所创作几乎朝着城市化、趋向一味地追逐名利的世俗方向发展。他们的作品风花雪月多,闭门造车多,无病呻吟多,粗制滥造多,几乎是表面优雅,内容浅薄的文字游戏,文化贫血的现象严重。他们当中有的在报刊杂志或者网络发表了一些作品或者获了几次什么文学奖(有的靠走关系),也有的具备一定实力而走红,个别人便觉得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其实,这些人的表现是浅薄的,不想想自己身上到底有多少斤两,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也不知道“”花无百日红”,有开有落的道理。修养如此,何以深造?历史以来,举凡有大作为之人,必然目光远大,胸有鸿鹄,虚怀若谷,谦谦君子也。文学成就的大小,固然天命第一,没有良好的天赋,成不了文人;天赋不够高,不够大气,只能做小文人。大文人怎么来的?文学的道路上,没有侥幸可言。他们一靠天赋特别好,二靠勤奋努力,付出的代价必然是超乎常人的。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做人胸襟开阔才能大气,创作要有大眼界——站得高,看得远,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不故步自封,潜心投入,刻苦锻炼,独辟蹊径,不惜十年磨一剑,这样才能成为大器者。由此而进,则可能有大格局,创作出一鸣惊人的作品。不懂此理,枉为文人也!

          在这样浮躁的背景之下,社会底层打工等漂族青年一代,他们才真正能够深透了解和体会这个时代,也许将来会产生出能够创作震撼世人振聋发聩的作品。因为艰辛的生活磨砺,给予了他们成材的机遇,锻造了他们的格局,增加他们人生的斤两。时代在深刻变化?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有一小部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学爱好者能够崛起,成为新的文学力量代表,给中国文坛带来新的光明。

            世间的一切浮云都终将会消失,只有山常青,水长流。文人要使自己有一定的斤两,一定要用作品说话,把作品写好。作品是文人的腰杆,没有好作品,说话是没有分量的。然而,文人应当清醒:人品是立世的筋骨,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不卑不亢,不争不馁,不急不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才是根本。至于自己的作品、身价有多少斤两,社会和历史自有公论。人品胜于作品!如果人品不够端正,其原来的粉丝也觉得蒙羞而最终散去,作品的斤两也就不值一谈了。任何一个文人,只要自己真正有真才实学,何愁没有出头之日呢?何必与人争一时长短?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是后世才被人们发现和走红起来的。

          爱好文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作为一名有志于献身文学纯粹的文人,虚心做人,踏实做事,努力当下,应当向古今贤人学习,勤奋创作,不断地追求作品质的提高和飞跃吧。没有足够的睿智和深厚的积累以及质的追求,是不可能创作出有一定斤两作品的。

           

                                  2018、7、8上午草

                                        11日早晨修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eeSooYoung:“没有足够的睿智和深厚的积累以及质的追求,是不可能创作出有一定斤两作品的。”👍👍👍🤖🤖🤖

      本文标题:文人的斤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p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