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一字字复述将第4节"共情的七大黄金定律"的后五大定律,整理到QQ空间,手机突然掉网。再打开空间,已空空如也,我近一小时的笔记化为乌有。
学习过就有收获。笔记丢失,就换种方式,直接谈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步骤四是关注身体的感受
核心句,我们的身体可以接受来自他人身体的信息,关注你身体的感受,那或许就是来自对方的感受。
越学习心理学知识越明白,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要回到身体。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上听武老师讲他为他的公众号和他在各地心理工作室选聘编辑和咨询师时,和普通的HR通过谈话判断对方是否适合应聘的工作不同,武老师选聘的重要方式之一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来自对方的信息,先放松身体,然后用自己身体的感受来判断应聘者性格特质,是否适合其应聘的工作,而且很准确(不具体展开)初次听,觉得神奇,但后来想武老师能写就《身体知道答案》一书,用身体去聆听去感知去判断,也正常不过了。
共情,同样离不开关注我们身体的感受,让身体参与到共情中,会有更明显的收效。
当然,如何将身体变地灵敏,需要不断练习。武志红老师坚持练习十年身体扫描法,将身体练习地上述那般灵敏的,感兴趣朋友可以参考武老师的心理学课学习练习。
七、设定边界
表达共情的核心,是把关注点始终放在对方身上。
前面曾经讲过共情并不是"比惨"。因为一个人内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并不会因为知道别人有同样严重的问题而得到治愈。
因此共情需要我们不带偏见,不带主观价值地去倾听事情表层下的含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设定边界。让我们保持抽离客观的态度。
设定边界对我的启发很大,与他人共情时,一定要不带个人主观价值去倾听,才能让对方展开自己的情绪和其背后的故事。比如我原来和女儿交流时,总是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女儿渐渐不愿意和我交流。后来我越来越少地表达自己,及至现在,当我认识到青春期的女儿虽表面抗拒我,其实内心很在意我的想法时,而我个人的意见仅来自我个人成长经历和经验,会干扰女儿形成适合她自身的独立思想影响她做出符合她内心的选择时,我极少发表我的想法,而更鼓励女儿关注自身感受,多与自己的真实内在链结,培养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最终活出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
由此可见,经过学习实践,我在与女儿相处中,设定边界做的不错。今后需以此推广至与身边人的交流中。
最后复盘:回顾共情式表达七大黄金定律:
1、使用开放式问题
2、放缓节奏
3、不要匆忙评判
4、关注你身体的感受
5、向过去学习
6、让故事充分展开
7、设定边界
1、2、3、4、7为重点,更需要实际应用。
写于2020.2.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