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优秀,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

优秀,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

作者: 卓文业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9:13 被阅读42次

有关成功、成才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不乏运气、天赋、技巧,然而相对于这些不可控的因素,我更倾向于通过后天的练习来成就自我。

今天我想推荐三本书,这三本书是一个系列,涵盖了学习的真相、练习的方法、以及期间出现的负面心态的应对方式。

每本书我之前都专门写了文章做了简述,下文附上链接。

《学习之道》

在此之前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听过很多经验之谈但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我曾苦恼于哪里出了问题?

是自我执行力?还是方法适用度?

直到我彻底研读过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和那些没有关系。

原因只有一个:道比术更重要。

我们在从别人那些学习方法时,我们究竟学到的是什么?是方法的模型?还是方法背后的原因?

若只知其表,而不解其理,虽天下方法多,却无一可用。

这便是问题所在。

现在的我在做一件事儿或是解答疑问时,所做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先把问题刨析清。

所以,如果你有着掌握高效学习方法的渴求,那么一定要先了解学习的真相。

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再适合不过了。

学会如何学习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郎平教练曾在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时说过一段话: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那不是靠讲故事或者喝鸡汤得来的,关键是“平时的训练”。

关于成绩、成就公式我们一直有个误区:成就=天赋+努力。

很多人总是把他人的成功归结于“天赋、运气”。

我很多年前写过一段话,并将它作为我的座右铭:

我知道世间存在着运气和命运,但是我不信仰祂们,我只相信事在人为。

而这本书也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来论证出了真正的成功公式:成就=天赋*努力。

是乘,不是加。

不论是天赋还是努力,缺一不可。

“刻意练习”是一套替代“一万小时定律”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其原则适用于所有行业或领域中提高技能与能力。

一套值得践行的方法论。

如何从平庸到优秀?

《练习的心态》


学习的真相了解了,练习的方法有了,那么从平庸到杰出的路上还需要什么?

心态。

《练习的心态》这本书就我们易焦躁、急求成的心态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提供很多方法帮助。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个思维误区:以结果为导向而非以过程为导向。

这样错误的思维便滋生出易焦躁的心态。

我在学习一门学科或是练习一项技能时总喜欢幻想我以后学成怎么怎么样便能怎么怎么样。

当期许和真实现状产生落差时便会对内心造成冲击动摇整体练习过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在跑步时,如果你一直盯着跑步机的时间表并一秒一秒的数着,这种状态下更容易感到疲倦,反之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肌肉或是窗外风景,去感受它们的变化(这是一种正念),会少很多焦躁感有助于跑完指定目标。

人生不是做加减乘除,你把数字输进去就能立刻得到结果,生活的特点是无穷无尽,延绵不绝。

我们需要跳下那列已经在及时满足的轨道上运行着的自我破坏的车,所有那些有着持久价值和深刻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精心培育,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到来。

所以别着急于何为还不成功、还没起效,实现目标所带给你的价值是和你的付出成正比的。

如何摆脱焦躁并培养耐心

写在最后。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我是在去年12月写下的,前几天才把最后一本《学习之道》看完并做了输出,算是画上一个句号。

我对碎片化阅读的态度一向是有所取舍,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要完整、细致,所以我准备从之前的随性写文向系列写作倾斜。

之后想写的系列还有很多,近期最想写写思维——认知——格局三部曲,但是碍于我这方面的知识体系还缺一个重要组块,所以暂未开笔。

去年起便想写写批判性思维六丛书,这套体系写下来是个不小的工作量,外加目前我有着备考压力也只好先列入有生之年:)

以及在我心中一直位列第一的《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着很多给我以感动的人物,我很想用自己的笔来将他们描绘出来。目前只写了一个朱元璋,以后一定会写完的。(咳咳,依旧是有生之年……)

哈哈哈,总之慢慢来吧,有书想读,有文可写,实乃人生之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w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