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作品:《化妆》| 器材:iPhone7plus| 摄影师:小不点
一想到印度就会想到宝莱坞电影,一想到宝莱坞电影,就想到印度特色歌舞,字字是歌,步步是舞,印度人从出生、成年、结婚,直到火葬离开这个世界,都少不了传统的音乐舞蹈。外士纳瓦诗歌描述在灵性世界里的情景时说,每说一个字都是歌,每迈一步都是舞。
印度人一生中都离不开音乐和舞蹈,他们的音乐注重节拍且极具宗教性,舞蹈的形式多变,内容丰富,这次来到了印度,我自然不会错过当地特色歌舞剧,前天在南印科钦观看了一场让我叹为观止的本土戏剧表演:卡塔卡利舞。
什么叫卡塔卡利舞呢?卡塔卡利舞又名莫赫尼亚特姆舞,其产生和发展延续了印度古代梵剧的形式和风格,几乎传承了300年,是目前印度古典舞蹈中唯一还保持用梵文演唱的剧种。可以说,卡塔卡利舞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从中可以领略到印度古代众多的风情。
卡塔卡利舞以戏剧性的演技、丰富的表情、激烈的舞蹈动作和浓重的宗教情绪为主要特征。表演者运用24个基本手势和眼、眉、嘴、脸颊、颈等面部动作,构成一整套的示意动作,它们是剧情和人物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而在印度古典舞中,卡塔卡利舞对人类五官和四肢的应用,难度之大都远远超过印度其它各派。
富有特色戏剧效果的各种脸谱,是卡塔卡利舞的又一重要特征。每位演员在表演前,脸部都要浓妆重彩,网传化妆过程相当值得一看,当天下午我们打算提前1个小时入场看演员化妆。
剧场位置略偏,在不太起眼的小巷子里,好一番问路才找到。工作人员问我们是哪国人,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递给我们一份中文介绍。
剧场的票是通过房东买到的,票价是3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30块。剧场不是很大,分上下两层,大约有120个座位。大部分是欧美人,只有我和太阳神两个亚洲面孔。
我们进入剧场时,演员正躺在舞台上化妆,时不时突然停电,全场黑掉!整个场域说不出的诡异,拍恐怖片的即视感!
化妆的材料主要是米糊、绿叶、油烟、颜料和白纸,妆容厚度可以达到15厘米,是世界上各民族舞蹈中最厚的妆,已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脸谱,但只以人物类别划分,如英雄人物为绿色;反派人物为红色,并在鼻尖和额头加白色饰物;正面女角为肉色;猎人为黑色等。
整个演出的准备过程非常具有仪式感。比如:
用石灰在地上盖特殊含义的印章。
摆上花盘
点上油灯
从5点等到6点还没画完,说好6点开场的,旁边的人问起怎么还在画,坐我旁边的一对来自西班牙的夫妇说:“这里是印度”,然后大家都若无其事又了然的笑了。
大概6点半,表演开始了,解说员先解说演员每一个表情代表的含义,然后开始正式表演。
卡塔卡利舞的伴奏乐队通常有4人——2位鼓手和2位吟颂者(兼打钗和铜锣)。其中又分为两系列鼓乐——马达蓝(maddalam)和钱达鼓;钟铜锣(chengila)和钹(ilathalam)。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特殊的戏剧表演了,演员没有台词,全靠演技撑,配音和鼓手相配合,虽然看不太懂,但这古老的表演手法,演员的敬业,让我十分动容,我坐在第一排近距离观看表演,能看到穿着厚厚演出服装的演员裤脚都湿透了!
我在想,如果是我是演员,我能否在如此热的天忍受这么厚的妆容,这么重的演出服,还要克服时不时停电的干扰继续若无其事的继续表演?
如果我是鼓手,我的节拍能否恰到好处的配合演员的表情动作?力道够吗?节拍对吗?
如果我是导演,我该怎样向这些异国的游客们传递出本土特色的表演,剧情能否更丰富?
全场观众看的很投入,表演完掌声雷动!
看完表演我去了后台,看到正在卸妆的演员们。
据说,一名卡塔卡利舞蹈演员从7岁至12岁开始,必须经受大约12年全面的严格训练,是印度古典舞中受训时间最长的舞种。而且每年都得通过进级考试,方能继续课程学习。演员除了要练舞功外,还要对面部的眼、眉、嘴、脸颊、颈等部位进行专项训练,让它们都能运动自如。合格的演员至少需要12年以上的专业学习才有登台资格,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能被人看到的努力都是肤浅的,
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劲呢?
<今天就到这里 >
< 再会 >
90后小萝莉刷遍朋友圈的2018年度计划|“看完感觉自己白活了!”
生活家小不点
个人微信:weixinhh2017简书|知乎|新浪微博@生活家小不点
|90后创意生活家丨美食专栏作家丨自媒体人|环球旅行ing|
点击查看表演视频
👇👇👇
https://m.weibo.cn/5765467543/42216426845799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