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天涯咫尺,烟火世界
“孤独,是生命是礼物。”一直恋恋于这样一句话,因此,我总是独自一人行走,捧一本书,怀着一份文青似的孤独与清高,妄图穿行于人群与闹市、穿过我的村庄与河流,去寻找诗经的源头,吟唱生命的起源。
直到有一刻,我的双脚误入一个别样的世界,一个真实与虚拟互相交错的世界。

认识素白是个很大的惊喜,庆幸也是个高粱一样的姑娘,我以为她芳龄二八,谁知竟不是,非常的诧异而欣慰,一种找到了同类的久违之感扑面而来。那天夜里,我们聊着文学和其它,只觉得是老友重逢,说什么都不为过,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她面前不攻自破。
第一次读素白的诗,似水里参差的荇菜,流动着一股空灵芬芳之气,有别样的清新与闪亮,让我甚至感到了一颗初心的萌动,也同样感愧于文字的虔诚与悲悯。
她的诗词是那样的淡雅深情清丽脱俗,但聊天起来,又是那样的坦然疯癫与不管不顾。用她的话来说: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粗犷的汉子。
看到高宇启的文字,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可能是审美喜好较为接近。起初他公然在群里唠唠叨叨的说我的排版如何之不规范,又说我的某篇伤悲忧郁的散文让他有所共鸣,并和大家分享快速过稿的经验,诸如此类,我一度以为他是个女孩子。
后来大家逐渐熟悉,而他以我的意象作了好几首诗,才确定他是位绅士。绅士的高宇启比较擅长写小说,以结实的文字功底,迈着虚实结合的步伐,卓尔不群地写着。偶尔也会慎重其事地评价几个好友的文章,并不厌其烦地鼓励我,多写多投稿:“写散文我看好你哦~”
我大概是个文学势利眼,很快便发现巴马老师的文章很是精到,立意深远。犹记老师的一篇散文《吃粥》,竟让我从寻常一碗白粥里,品出了文火慢炖的日子,读出了舐犊情深,和对岁月的眷恋,深以为念。
巴马老师又名“香帅”,也还颇有几分像。日里他爱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我总觉得他有一颗贪玩好热闹的心,唯其不羁的外表之下,掩盖着一份为人师表的初心。
七月初,文学群里迎来一位十九岁的少年,名唤舒育,虽年轻,但来历很是独特,是成都某所大学的学生,因学习能力过人,被其师委以重任,边学边教同门师兄弟。
都说文人相轻,我们这些写字的人,乍听闻这等新鲜事,哪里按捺得住不甘与服气!纷纷出动,以自成一派的写法与其一争高下,舒育年轻,到底被我们影响了,开始妄自菲薄,转而自审所学是否过于迂腐。巴马老师见状,实不忍心,仗义执言,以文言笔法作一篇微小说接龙“初出江湖一少侠”。
感念老师的一片拳拳之心,我也有心续写一篇,奈何技艺不精,折腾了半日,也不过得两个半文言段落,深知老师的功力之深,所学之博,胸怀之广,非一日可以练就。
与群主的交流有一点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他号称“一个人的宅”,但其见识与足迹绝不宅于一室。闲时酷爱研究美食,又精于医理,兼写点诗歌、散文、小说,对于佛学、艺术古玩、各地的风土人情,都不止“略通”一点,是一个际遇比较丰富的人,也与我单调的爱好截然相反。
早已忘了当初与他打开话匣是因为哪一部作品而聊得余音缭绕,浑然不觉日之夕矣,后来我们聊了更多的的文学,也许不并限于此。很多时候我觉得他像一些文学作品里的人——时而是一边生活一边流浪的时光旅行者,时而是心怀一份仁爱而不动声色的侠客,时而又化身挑剔考究的厨师,又或者是沙哑苍凉的西北汉子。与他聊天,话题总在乱象丛生,在让人难以拿捏之时,他两手一摊,仿佛万念皆空,似要遁入佛门。
如此风格迥异的两个人,也许是因为处事哲学的一份理解与包容,因为对某一类书籍达成了共识,也熟悉了彼此的语言风格,我们的聊天反而多了几分随意。时日一长,愈发觉得在当下能够不设防的闲谈几句的难能可贵。
留守在“文学世界”的人,大多是寂寞的,尽管每个人的表现形式如此迥异,有人喜欢热闹行文,有人喜欢浅唱低吟,但大家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阅读着思索着惆怅着纠结着,一笔一笔书写着自己那个略带苦涩的故事,就着一轮淡淡的月光,一杯微温的清茶。

在文学世界,还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与我说过寥寥几句话,却如闪亮璀璨的流星一样划过我单薄孤寂的天空。
温和内敛而讲求情怀的书童,曾给过我悉心的鼓励,让我在写字与生活中脱离了茫然无措之感;
珍惜群里优秀作品犹如珍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的“云卷云舒”女士,与人交流起来总是有一种闲云野鹤般的姿态,她对文友们的认真和虔诚也深深的影响了我;
爱写书法、爱写红楼的高仓道老师,总是以六十龄尤笔耕不辍的精神鼓舞着我。老师曾因花四年时间写《三国》而被当地的报刊报道,如今他打算花八年的时间来画、抄、评完一整部《红楼梦》!老师的“红楼”,属于精读细评,生动入味,读来是另一种意趣。
还有各自为营的“江南七怪”:
拥有一颗童心,出门总是喜欢观察自然与花草的女孩子若曦,自打担任管理员之后,总是认真而温和地敦促小伙伴及时写作;
旅游达人伊儿像蝴蝶满世界飞舞,拍着一张张自在洒脱的照片,间或与我们分享她的游记和新买的书。
励志要日更满一千篇,和我的学生一道“毕业”的“无敌老超人”,总是辛苦地耕耘着一首首踏实而充满力量的诗歌。
在化学领域的研究生——倾茗公子,其以骈文书写的能力怕是无人能及了!
后来者居上的脑洞大开的嫌疑小说家“鸟哥”,因其身上难得的豪气而被我们误会其性别,后来知道是一位言语和眼光都颇有几分趣味的女士,总是相聊甚欢,恋恋不舍。
越来越多的文友,麻也、蚂蚁、李师姐、林柯,其文思、其才华、其情趣,都让我逐渐忘记了来时的寂寂,而逐渐变得活泼与坦诚。
借用素白的一句:这是一个充满了烟火味的文学群。初闻不甚理解,时日越久,反倒越是深以为然。
如今,盛夏已过,秋风阵阵奏响着校门口的铃声,催我回到孩子们用童真和欢笑营造的无菌世界。而我,竟不再孤芳自赏,也愿意报冗繁至极的生活以温情一笑。更多的时候,备完课,仍惦念着文学天地里一些多情的朋友,仍愿抽出微薄的力量,去鼓励,并与之共勉,惟愿那绚烂璀璨的时光再一次的华丽旋转!
诗:季节
当田间的蟋蟀
唱出最深情的歌谣
秋色翩然而至
那夏日流淌的欢笑
请再旋转一季
除了 春日田园 夏夜星空
和秋的迤逦风光
我心中
涂满了季节的色彩。

谨以此篇章,纪念“文学世界——专题家园二区”
咖啡遇茶
2018-9-7 于西子湖畔
网友评论
文如泉涌,侃侃流淌。
哇塞!
文如行云,柔和飘移。
哇塞!
文如昙花,经典绝伦。
哇塞!
有自私的一人独自入眠
也有思想放浪精神不羁脑洞大开的不宅的人宅。
欣赏佳作,枯叶膜拜。
别看你文采好, 枯叶不着调可是东方不败西方求败的主,只是这里是丫头的主页………
文字的魅力很耀眼。耀眼到让人羡慕,让人倾心。🌺🌺🌺🌺🌺
下次,期待我的出现。✊
读完此文,不禁想起北大教授孔庆东的《47楼207》。
文中几位人物,在咖啡老师的神笔下,竟仿佛活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作者与他们竟从未曾谋面,仅凭片言只字,就把这人物性格特征抓得那个神准哪,即便是朝夕相处之人亦未必能做得到,真真太厉害了!
套用宅主一句话: 我就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