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对话女儿73:以德抱怨,何以报德?

对话女儿73:以德抱怨,何以报德?

作者: 建一所小而美学校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05:28 被阅读57次

    昨天送女儿上早读时,女儿突然问我:“爸,你的手机我用一下,我查个信息。”

    真是不巧,每天都带着手机她不用,偏偏今天手机没带,她却用手机。

    “我的手机在家里充电,你有什么问题?”

    “我要问你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一个材料作文。***火了后,做了很多好事儿,如给村里修路等,但是最近一件“领小麦种植救济款”的事儿让他陷入舆论当中。有的网友声称他种的那些并不是地,而是在作秀,其实他并不缺钱,他种地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农民身份。他和普通的农民已经有了区别,不应该领这补贴款。而也有网友声称他种了地就应该拿,地是国家的,补贴也是国家给的,难道有钱人种地就得不到补贴了吗?不缺那些钱就不用领了吗?针对这个起这个事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材料作文,我今天上午的作业。”

    女儿说完后静静坐在车后面等我的答案,等我给她一点关于这篇作文点评分析、写作构思。

    这下我糗大了,总觉得用古书上的一个词形容这种现象,命名题目会很好,但是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词。但是,如果不对女儿说一点什么也显得我这老爸也太没水平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对女儿说:“我觉得他不应该再去领救济款,他应该做些善事。你最好从古代的经典著作中找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这样作文题目才更吸引人,你好好想想是哪个词。”

    “我觉得他应该领,他一直种着小麦。”女儿反驳道。我从题目角度构思,孩子却想到站在某个立场去构思文章。

    总感觉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聪明,甚至,她们的思维比我们现在还要巧妙。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改变一下自己的父母角色,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带着对知识敬畏和孩子平等对话,尊重知识,尊重孩子。如果在孩子最需要知识的时候,给孩子注入知识,是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上周,我的微信好友刘志玉校长提醒我:你有空读一读《道德经》,是不是《道德经》里有这方面的答案。回到家之后,我把道德经赶快翻了一遍,结果没有发现这方面的阐述。

    我又想到微信好友何亚珂老师,她读书很多,还在喜马拉雅讲过《道德经》,就发个信息问她。她很快回复了“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我又百度一下这件事,结果知道了这种现象和“仇富心理”有关。

    综上所述,对这篇文章从以下两个角度去思考更好。一是站在个人立场上去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观点应该在“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二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分析,从“仇富心理”这个角度去构思文章。

    我现在也不知道这样想到底对不对,但是至少,我给孩子一个清晰的分析思路,总比我当时给她的模糊不清的建议要好的多。

    父母读书,除了可以及时的带给孩子知识,重要的是还可以带给孩子“做事情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真遗憾,由于自己知识匮乏,错失一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今天早上,我问女儿这个作文是从哪方面构思的,女儿说:“这是道德绑架”

          “什么是道德绑架?”

            “就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比如你给一个乞丐五元钱,本来乞丐应该感谢你,结果他却说,你真小气,这么有钱人就给我十块钱。”

            昨天我的一个六年级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家长吵架了,当我批评她时,她反驳到:“校长,她是一个大人,欺负我一个孩子,我无法忍受,所以我才踢她的。老子有句话'以德抱怨,何以报德?'”

            我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竟然知道那么多,读过书还能理解并运用,但是我也为现在的网络传播断章取义的经典词句而痛心,本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个完整的词句,偏偏把正能量的后半句割舍掉来误导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女儿73:以德抱怨,何以报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cr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