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讲了什么?
书中分别描述大脑的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功能,还可以教会人们提高直觉预测性的精准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提升思维,在学习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避免思维失误。
1.系统一和系统二。
人的思想体系有两种系统,心理学上命名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负责快思考,系统二负责慢思考。
如何定义呢,来举个例子。
例子一,一张愤怒的女性油画。
例子二,运算46×73
快思考——你可以快速判断油画底色,女性的头发颜色,神态表情,甚至还能推测画家创作时的心情与创意。(无意识的毫不费力的脑力活动,就属于快思考。)
慢思考——不管心算还是口算,或是利用纸笔演算,都需要所学的乘法数学相关知识。要记得运算法则,演算步骤,还要记得住答案。(相关行为,正确选择,专注于某事,就是慢思考。)
神奇双侠之快与慢。快思考如同初出茅庐的冒险少年,行动力极高却缺乏经验;慢思考仿佛阅尽繁华的长者,行动力较差,能力极强。
他们游走于身体意识之中,却并无实体存在,左右人类的日常思维活动,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2.神奇的联想。
当你看到诱人的甜食——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二的任务;若满足于现在的答案而不去思考,则会很麻烦,让自我检测系统二变成惰性思维,并不理性。
当然看到香蕉和呕吐两个字,就会想到许多不愉快的图像。这是因为系统一在运行中,把这两个词“联想激活”了,有一个想法激发出其他想法就是联想的过程——连贯性和发散性是系统一的特征。
不要低估联想的力量。有很多类似的小故事,比如采用“诚实盒”收纳茶水间的茶水费,又比如街头的无人销售案列……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人的监督和约束,这里有联想是一种心理暗示。
又比如,如果不知道自己理想工作是什么?不妨问问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思考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借助这种发散思维,联想力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能有更清晰地,认知感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生活与行为并帮助思考问题。
3.锚定效应。
什么是锚定效应?
就是人们在对某一向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会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在这个时候就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而最后的估测结构和人们思考的结果很相近,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思想固定在某处。
锚定的好处。
了解锚定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被动的处境,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应对锚定效应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法。
不论是限量购买的资产,还是商业谈判的数字;不论是打折促销的商场,还是讨价还价的菜场。了解锚定效应,就能在工作生活中占优势。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