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做一件事100天,看看自己有什么改变。
D009,2017年8月9日 第二周 林语堂 周
一、今日小理论:
巴纳姆效应:
理论内容: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乐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二、今日电影
推荐:《致命魔术》IMDB评分8.5豆瓣评分8.8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代表作:追随、记忆碎片、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星际穿越)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百年难遇的鬼才。
类型:悬疑、惊悚(内心)、科幻、反转、烧脑、剧情、人性。
关键理念:眼见未必为实。一对魔术鬼才“相爱相杀”的往事……
读书笔记7三、今日好文章
1、《中国人的国民性》
林语堂的“幽默”特色在这篇文中有了鲜明展现,幽默不是媚俗也非搞笑,而是玩味,在玩味的背后让你有所思。
导图思维2、《中国人之聪明》——题目就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
此篇相当于《中国人的国民性》里,关于老猾性的续篇,和延伸。
文本精神阐释:中国人不是不聪明,而是聪明过头了。
中国人把聪明劲儿都放在让自己舒坦,自圆其说,保证逻辑自洽,防止自我心理认知失衡,自欺欺人,保证自己脆弱的自尊和自我不被伤害,以及接纳现状上了,聪明过劲了。
阿Q精神,反智主义,以及一些朴素的避世思想,“想多了累”之说,是笨吗?不,是过分聪明了。
中国人一点也不糊涂,却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啊……这样不累。因为啊……这样不用动脑子,受着就行了。
3、《论恶性读书》:
焚琴煮鹤——恶性吃金鱼(用小故事引出主题)
引出恶性读书:没有鉴识出其本应有的价值所在。
恶性读书起因:恶性考试。
首先肯定在某些领域考试确有其科学性(写作手法上的打消读者顾虑),接下来指出:“但光为了考试而读书,便成了恶性读书。
什么叫恶性读书?
凡恶性读书、恶性考试、恶性出题、恶性教学,必有两大前提(注意,用了反语,起讽刺作用)
第一大前提:恶去声,(此处是在讽刺和挖苦那些煮鹤专家们的愚蠢假设,即:)凡学生必定恶读书、没有学生好读书、学生必定是恨书本、不强迫不读、不考试不读、不监督不读——由此愚蠢的前提假设,带出来煮鹤专家们的愚蠢做法:——严阵以待、故意非难、提防徇私舞弊,等等。
接下来一连串的反语讽刺十分痛快:有时我觉得缉私与走私旗鼓相当……非常令人满意的。
第二大前提:天下的书都是恶处(入声),好书也可以寻出恶来。此处是在讽刺和挖苦那些煮鹤专家们的愚蠢假设,即:哪怕是杰作,也有恶劣无聊,无关紧要处,只要咱们把那些无关紧要处找到,就可做考试的题目。
于是就有了考《清明上河图》人物个数的荒诞例子。抽象的鉴赏能力考不来,但死记硬背的无关紧要信息倒是很方便用作考试题目,考倒了学生,老师就胜利了……
“世上的学问就如一片《清明上河图》,可令人心旷神怡,但是能找出其无关紧要处,考问学生,教师的责任就完了。”
4、《考试分数不可靠》:
(1)不否认考试的必要,但更提倡比较能够全面考察到能力的论文(不是我们现在的套路论文)对传统考试方式(看同样的几页书,做一套卷子,看一些强记的东西谁错的少)的批判。
(2)真正的考试分数最好不是定死的,而是比较的。
(3)“看人而定”的新鲜考法
(4)以《考试之考试》为例,指出这种传统打分的荒谬与不科学。
最终重提现此制度下,考试不能避免。但仍然倡导:打破分数迷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