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作者: Captain春风十里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01:00 被阅读101次

        作者刘未鹏,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现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著名综合技术讨论组TopLanguage的创始人。本书是作者将自己博客里面的文章汇编起来的一本书,讲述了如何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自己的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读完此书后的总体感觉有两点

        1.一般人看完第一篇即可,想深入思考的接着看完第二篇即可,对算法和数据结构有一定基础的人可以接着看完第三篇,否则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坚持看完。

        2.可能作者的思维力过强,虽然同时计算机科班出身,对作者的整体谋篇布局实在难以把握,看过一遍之后反复再看目录还是深感凌乱。

        个人梳理一下,从3个方面来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前两篇,第三篇个人感到主题有些偏离)。

    一、暗时间是什么在哪里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在一件事上投入的有效时间时间效率的乘积。拿起书翻一遍记下来和边看边推理思考是完全不同的,推理思考了才能深入理解,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个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吃饭等所有这些时间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二、暗时间是怎么消失的

        我们经常发现国外的一些牛人不仅学习牛逼,连“业余”玩的东东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差别就在“暗时间”上。那么我们的“暗时间”到哪里去了?

    1.忽视暗时间的存在

        这个很显而易见,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暗时间”的存在,像走路、买菜、坐车这些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2.任务切换过于频繁

        大脑在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间切换是需要时间的。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比如:你正在看书的时候,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恢复到看书的“状态”,需要一段时间去集中精力,重新进入情况。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15分钟,那么看似10分钟的上网其实花费了25分钟。

    3.理智与情感有冲突

        理智大脑和情感大脑经常处于斗争状态,但人类的心理弱点:只要认为一种解释是对自己有利的,我们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驳,再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无可能,而且只要有一种解释是有可能的,我们就认定其一定是的。强大的情绪大脑会阻止理性大脑去往深处了解,导致情感大脑经常战胜理智大脑,拖延症的就是情感大脑战胜理智大脑的最典型表现。

    三、怎样有效利用暗时间

    1.设定目标

        过早的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我们不能持续做一件事情的而过早退出的原因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克服这个问题的有效做法就是设立远期目标,这个目标至少要是5年目标(采桐《精进》书中有分析),然后再将目标细划,直到每一天的TODO列表,有了目标就不容易轻易退出。

    2.高效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普通的人从自己的错误和经验中学习知识,聪明的人从别人的错误和经验中学习知识,因此读书是避免失误的一种比较高效的方法。

        高效读书的3个步骤
        ①选书
        知道自己的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看书评找经典
        多看心理学和思维类的书(这些是跨学科知识)
        ②读书
        不管每天能读多少都发坚持天天读
        只寻找问题相关的内容读
        勤做善做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做笔记有利于加深印象)
        ③总结
        用自己的话把学到的东西讲出来
        尝试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讲清楚

    3.保持专注

        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心流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特别是如果我们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氛围下做固定的事,能有效缩短我们进入状态的时间。

        而专注力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够让大脑的表层意识全功率动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二是能够让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

        比如,如果你心里总是惦记着某件还没做完的事,那么就不可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事情。

        因此,表层意识和潜在意识都专注于同一件事是效率最高的。

        保持专注的一种有效方法:运用“四象限法则”(第四代时间管理法)确定“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即需要长期坚持做而且对自己成长至关重要的事),主动去关注“第二象限”,对其它事情的处理原则是——不要想,让这些不重要的事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

    4.持续思考

        持续思考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坚持写作。写作是对思维的备忘和缓存,同时,即是与自己交流的过程,也是与别人交流的过程。要写出东西来,就会逼着自己不断去思考,让问题一直留在脑子里,最终总能挖到别人挖不到的角落。不要担心写不出来,当你真正去写的时候就会发现,内容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用博客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

      本书就是作者博客文章的汇编整理。

    5.自己动手

        如果你遇到困难总是绕开或者寻求帮助,时间长了你就失去了解决困难的能力。你遇到的每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现在遇到的某个问题,将来很可能还会遇到类似的。每次直接问到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你永远都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相关文章

  • 暗时间 - 暗时间

    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思维的时间,也就是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

  • 《暗时间》-01 暗时间

    CPU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

  • 《暗时间》什么是暗时间

    这本书买了很久,今天才拿出来看。 对这个书的名字很好奇,到底什么是暗时间? 今天读了第一部分,暗时间。作者也没有给...

  • 《暗时间》

    忙碌之余突然想起友人送给我的《暗时间》一直没有时间打开翻看,拨开封面,放下手中的事情,忽而发现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

  • 暗时间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

  • 暗时间

    每个人的实际寿命并没有反映出来的差距那么小,比如人们以为大多数人都能活到70到80几岁,好像都差不多,但每个人的实...

  • 《暗时间》

    ——摘录 *******************...

  • 暗时间

    作者:刘未鹏 字数:250千 用时:1小时 这本书是作者在多年的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来关于心智模...

  • 暗时间

    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有关思维的,最近听的专栏看的书,填补了我认知体系里的一些空白,这些概念就像葡萄藤上的果子...

  • 暗时间

    【暗时间】 暗时间,也称隐性时间。真正决定人生以后走向的,就是这个时间。而不是显性时间。 暗时间很多,坐飞机的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暗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ok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