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践行
做5件与年度目标相关的事
完成4件✅
今日火花
「自动引导」是我们在观想法时,很容易进入的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会不断回应想法,顺着想法思考,但忽路此时此刻发生的事物,忘记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任务。
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 (Daniel Simons)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来揭示自动引导会让我们忽视显而易见的事物。
他让一位演员在大街上向路人问路。当路人告诉他方向时,两个人抬着一扇门很不礼貌地从他们中间穿了过去。
此时,这位路人的视线被门挡住,问路的演员会和抬门的演员互换身份。新演员的形象与前一个完全不同,他的衣着、发型、甚至口音都发生了变化。
尽管存在这么多差别,却只有一半人注意到了这种变化。这说明,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自己脑海中关心的事物所吸引而忽视现实本身,就像是头脑失去了觉察,完全被自动引导所控制。
2. 出现自动引导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可能与记忆力有关。人类的记忆能力中,有一种叫做工作记忆 (WorkingMemory)。
如果我们把人脑当作成一台电脑,工作记忆就是这台电脑的虛拟内存,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任务操作台。我们同一时间只能将有限的内容放在其中进行处理。如果脑海中同时浮现出太多信息,工作记忆就会溢流。就像电脑一样,因为打开的窗口太多,反应速度变慢,时不时进入「凝固」状态。
开始时,你可能注意不到它的影响,但日积月累,当我们习惯于处在这种自动引导的状态下,我们也就交出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自主选择权,甚至会习惯性的做出一些自己实际并不想做的事情。
例如,需要休息的时候,却习惯性打开手机,用视频、小说、游戏来放松。这个过程很令人愉悦,却忽略了身体真实的需求。
如果平常生活中,我们一直处于自动引导状态,它很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包括:引发生理和情绪反应,体验到焦虑、压力、疲劳等等。
由于这些消极影响是因为头脑里的「想法」导致,我们很难通过思考来扭转这种状况。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通过「觉察」,意识到自己是否处于自动引导状态,保持监控自己的注意力,避免融入想法。
觉察可以帮助我们明晰自己的思想是如何流动跳跃的,帮助我们留意自己的自动引导状态何时开始。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选择,将自己思考的重点放在应该放在的地方,我们会发现,渐渐地,可以掌控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原本的专注力又回来了。
网友评论